第173章 理本是道(1/2)

作品:《宋时风韵

南霁云不由地愕然,他平素绝不会表现出对道门的轻蔑,甚至不会去说半个字,却因为是在看好李易,不忍对方在神鬼精怪中浪费大好文采,才把话说的如此透彻。

哪想到对方竟然毫不承情,反口就否定他的说法,实在出乎意料之外。

“人生养天地间,却要天地遵循人道,本身就贪心不足,学士所言道门并非道家,而是后人创立的道统,早就似是而非了。”李易相当果断地反击,用的还是道非道的说法。

“朱子是集理学大成者,你应该知道理出自道,天理天道同源而出,却不知你怎样见解?”

“天道、人道岂能等同,朱子说天理实际是人伦,道学代道门抗衡浮屠本意甚好,横渠先生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到朱子的存天理灭人欲,无不是以人立命。”李易没有向下说,意思足够明显,天理实际是人伦那就是把天道人格化,昊天上帝成为了玉皇大帝,这是对朴素道家的不羁篡改。

既然想法有些转变,光是靠那些高真大德还是不行,南霁云身为朝廷重臣,士林中的大儒,应该对他有所帮助,更何况对方有了提携他的意思,原则是要坚持,有些话却要委婉些才好,毕竟做人做事要把握度。

南霁云有些沉吟,却又道:“难道并非融合道儒?”

“学士,从上古至今,天下有几分?”李易反问了句。

“愿闻其详。”南霁云目光稍有惊讶,李易要说的可不是寻常事,而是纵观古今基本观点,最考究人的功夫。

“贫道和学士谈论学问而已,还请学士赐教。”李易先卖了个好,让南霁云有些思想准备,毕竟近千年后狂言,他觉得能用,人家可不一定能接受,好在时下并不禁止言论,某种程度上甚至欣赏,前提是你对朝廷毫无威胁。

“呵呵。”南霁云能够让盗匪追杀,能混到这个份上,又岂能不明白事理,李易实在担心言论,示意不用担忧下更多的是期待,这个年轻道士给他太多惊叹,越发感到神秘。

“学士,上古自不用说,那是禅让的让公天下。”李易说着话看向南霁云,见对方颔首又道:“夏禹废禅让则是私天下,完全不是今日的家天下。”

“私天下,这到是新鲜事,私天下和家天下有区别?”南霁云颇有兴趣地道。

“自然是有区别。”李易眉头挑起,道:“私天下为分封,为了稳定政权,必须拿出相当利益来给异姓贵族,这才能稳住局势。各诸侯为了笼络生民,土地都是平均公配耕种,无法约束平民。从上层看权利是世袭的,从下层看还是上古井田残余,所以天下只能叫私天下,不能叫家天下。学士,春秋无义战,却不曾听说五霸有谁敢奴役生民,连限制生民迁徒都不敢。”

“也就是卫鞅变法在秦,法家掌握了天下大势,限制了户籍,生民成为纯粹耕战工具。人说自汉武内法外儒,杂霸王之道,其实历代有为君王哪个不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杂霸王之道。”

“说来说去,还是道家为上,看来你果真是纯粹的道家子弟,呵呵。”南霁云乐了,李易说的固然有些道理,却依旧站在道门立场上。

李易却不那样认为,这个时代还有点私天下的味道,毕竟天子相对比较弱势,元把人分成四等,朱元璋得了天下禁止星相学在民间传播,八股文成了学子们追求仕途的必备技能,当代人的思想开始被禁锢住了,到了满清的八股文更加变本加厉,再加上文字狱,自由思想彻底没有了,

公天下的时代用道家思想是最合适,让生民懂得天道,善利万物而不争。

“学士,孔圣为何不说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反倒是说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南霁云一怔,这就不好回答了,平素士大夫标榜不恋权势,却能有几人能做到?

“论语中子贡问政,必不得已三去其二,孔圣说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李易目光颇为调侃,玩味地道:“足食,天下才能富强,足兵,朝廷才能抵御外悔,两者都无法满足,让生民不是饥寒遍地,就是遭受战火摧残,民信之岂不是大空话?”

他的观点相当犀利,可以说直接对孔圣人而去,还是当着南霁云的面,放在外人面前实在有些匪夷所思。

但是,南霁云听的却相当认真。为何?其实李易也在赌,所谓理学要说张载初创时,还是以孔孟为根基,程颐时代逐渐形成气候,发展到朱熹的大成,早就融合道门的理论,形成了自身的独立的学说,只是不得不挂靠孔孟而已,关乎这点破事,那些理学大儒们心知肚明,嘴里说着孔门子弟,心里还不知如何去想,标准的挂羊头卖狗肉。

他所知的阳明先生的心学,更是融合儒道佛三家大成,实际以庄子心动为底座,更是脱离三家的新学术,却依旧要挂靠儒家,没办法,谁让当世是人道昌盛呢!

人心都是与欲望的,有的图名有的图利,南霁云作为理学大家,虽说顶着大儒的高帽子,但谁又不想自成一家呢?哪怕是私下里想想,听别人说说也是某种安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宋时风韵 最新章节第173章 理本是道,网址:https://www.wx74.net/0/31/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