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你可知罪?(1/2)

作品:《宋时风韵

李易淡然一笑,不瘟不火地道:“还是那句话,大不了出了临安,反正我也是个过客。”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对于李易的洒脱,刘斐只能无奈一笑,人家有枪棒手脚在身去哪都不怕。

回去后,谢婉清安顿下来,李易告辞而去,贾似道恋恋不舍,磨蹭半个时辰,在刘斐调侃中离去。

当天夜里,苟同便觐见管勾官,他还算有点良心,或许是被乌赤温给刺激了,把晚上发生的事原原本本说了一遍,并未添油加醋,把事情局限在争风吃醋上。

事关蒙古使臣使副,正儿八经的左翼千户长,管勾官是大惊失色,急忙入内宫陛见。国信所管勾官,都是入**侍省或内侍省都知、押班充任,入宫极为方便。

不到一个时辰,西湖上发生的那点破事,就传到赵昀耳中,又惊动了两府重臣。也难怪,当此敏感时期蒙古使臣挨了揍,固然是大快人心不假,却没有半点大局观,很可能引发北方大规模的报复,不能不震动人心。

次日,李易在住所被宣至御史台问话,张松岭就在旁边看着,眼睁睁看着要李易被御史台吏士带走,却眼珠子转动,挺身而出道:“为何要带走妙虚?”

“闪开,御史台办事也敢阻拦。”

人家是牛气哄哄,根本不把你当回事,太乙宫也不例外。也是,御史台是强势的衙门,御史中丞对应弹劾宰相,侍御史弹劾两府,殿中侍御史弹劾朝官,监察御史弹劾百官,区区的太乙宫岂能入眼。

李易何尝不知张松岭没安好心,他也并没有搭理这厮,更没有反抗御史台的吏士,神色坦然地跟随他们离去。

张松岭目送李易的背影,目光是几位冷厉的,脸上还有阵阵的兴奋。

“怎么回事,妙虚为何被御史台带走?”

“难不成犯了作奸犯科的事情。”

“废话,作奸犯科有仁和县、钱塘县,再不济还有临安府,干御史台鸟事。”

“难不成还是大事。”

“这就不清楚了,反正御史台出马,绝对没有小事。”

掌院和老经师等人也很意外,纷纷去问何事,御史台来人碍于对方身份,也不好过于矜持,只好说道:“诸位道长,妙虚道长在湖上打了蒙古使臣,兰台只是传去问话。”

掌院大为吃惊,却不敢阻拦御史台办事,老经师说白了就是宅男,危急时刻能有哪门子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李易被带走,没有丝毫的办法。

“不行,必须要搞清楚怎么回事,妙虚绝非主动惹事之人。”老经师已经非常看好李易,不愿这位俊杰吃了官司。

掌院目光极为复杂,年轻人做事就是冲动,看来殴打蒙古使臣是真的,节骨眼上坏了大事,这可如何是好?

“妙虚似乎认识南学士,他们关系相当不错。”

“对,备车,送我去南学士府上。”掌院双眼精光闪烁。

蒙古使团态度相当强硬,定要对李易严惩不贷,王辑甚至面对郑性之破口大骂。朝廷中,却出现一阵风波,重处与轻罚议论不已。

持重处论调的,认为南北败盟,朝廷收复三京失败,淮西主力损失惨重,蒙古人遣使斥责。此正值风云交汇,变幻莫测之际,好不容易通使,蒙古再派使团南下,有可能不动刀兵,却不想被人打了,若惹怒蒙古人,派遣大军南下如何是好?为了个莽撞的道士不值得。

持轻罚论调的,强调蒙古灭金后,目标必然是江南。当年,蒙古人借道伐金,屠杀关外四州军民数十万,其使臣在天子脚下公然挑衅,分明没有盟好诚意,反正迁就也要打,不迁就也要打,不过一个小小理由而已,完全不用理会。

刘斐则四处打点,鼓动各处小报掀起一轮议论,为李易说好话,把脏水往蒙古人身上泼。

贾似道则找贾妃希望暗中相助,他虽与李易相识不久,却颇为相得,更兼一同痛殴蒙古人,自家还一屁股屎,自然是要帮人帮己,如若易被定罪那他也是同犯,御史必拿他说事,届时贾妃也无可奈何。

李易面对御史,亦是从容不迫讲述事实,为自己辩论,竟然使两名监察御史哑口无言。

两天内,临安各小报大幅刊登,煽动民情,朝廷态度暧昧,民间群情涌涌。

李易从一个仅在圈子内小有名气的道士,两日间成为风靡临安的知名人物,甚至一些有名士大夫,亦是为他抱不平,个别大臣亦是抱有同情态度,南霁云尤甚。

其中,相当部分是谢婉清的倾慕者,妈的,心中的花魁险些被粗鄙虏人侮辱了,这还得了。若是换了他们是理所应当,蒙古人就是不行,那群化外刁民就是猪羊,甚至连看谢行首一眼的资格也没有。

李易是无意中登船,痛殴蒙古人一顿,自然得到他们的喝彩,有些人甚至把主角想象成自己,谢婉清会投怀送抱,一夕欢好。当然,还有些更无聊的人,编排一段争风吃醋的故事,说的是有声有色。

或许,这也在李易算计之中,名声对于士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名声就是一张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宋时风韵 最新章节第183章 你可知罪?,网址:https://www.wx74.net/0/31/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