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死战(1/2)

作品:《宋时风韵

不可否认,他的直刀锋利,包钢百炼刀神身,便是冷锻甲也防御不住,蒙古、色目骑兵的皮甲、锁子甲更不堪一击。

可惜,刀锋再利、勇气再嘉,威力也是有限度的,随着蒙古汉军部队不断逼近,他们全军覆没的命运渐渐逼近。

远处,王资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

蒙古军藩汉马队迫近,不断对叠阵进行打击,他们用强有力的弓箭,不间断游动射击,为步军争取时间。

宋军虽有拒马,又有全覆盖的弓弩,但叠阵战术早被别人掌握,部分骑兵下马在侧翼对小阵进攻,此种战法是金军所创,专门牵制叠阵运动。

蒙古军弓箭锐利,宋军也有伤亡,王资不得不下令两翼马队出战,开始对蒙古军压制,掩护叠阵中撤下伤员,并对战位进行补充预备兵力,维持叠阵的坚固。

仗打的非常艰苦,好不容易补充完兵力,马队撤了下去,叠阵再次发挥效能。神臂弓的威力是恐怖的,每次发射,都会要了许多人性命。蒙古军却不依不饶,全然不顾伤亡。

“再打下去,恐怕支撑不住。”王资有些后悔,不该听李易之言,把主力部队打出来野战。如果兵力集中在隘口,死守关防城墙,伤亡会小的多。

如今,说什么都晚了,退是退不回去了,只能拼死血战,寄希望于李易判断,援军能速速到达。

好在叠阵针对于敌强我弱,置死地而后生创立,虽有弱点,却坚固如斯。

数千宋军背对关防,不用担忧蒙古骑兵后方迂回,只需上下一心,死战到底,凭借万人,绝无破阵可能。

是因,叠阵人数并不多,以拒马阻拦马军迫近,以弓弩远近射杀敌人,却最怕敌人以小队马军两翼迂回,从阵后下马抢战,所以列成叠阵是以鱼离阵法,排列成好几个独立的叠阵,相互间掩护彼此的左右翼和后方,却也并非万全之策,是战术阵法就有弱点,战场上只能扬长避短,坚持到最后一刻才能夺取胜利,应该说叠阵出自蜀川吴家兄弟。

当年,金主完颜亮南侵,蜀川大帅吴璘防御西线,为了争取主动解救原州,派部将姚仲率两万人三路增援。

金军大帅完颜璋也不是易于之辈,他准确地判断形势,分兵进行截杀,双方在原州城西麦子原发生遭遇战。

也挺有趣的事情,此时的金军早就不复当年,其中混杂了大量的步军,只是马军比例依然很重。姚仲按照常例立六阵选锋、踏白军为头阵,主力六千余人列四阵,统制官姚志担任后卫,大量辎重则位于各阵之间,应该是稳妥策略。

他们以大牌、拒马在外,弓弩手在内,又有勇士汇集拒马空隙间,防止金军骑兵穿越过来。

完颜璋采取最新的战术,那就是以马军迂回侧翼,再齐齐下马步战,踏白军、选锋军首先支撑不住,不得不退出战场,结果是很显然的,金军乘胜发动猛攻。

反观宋军失去了整体性,又缺少骑兵掩护,弓弩手搭配又不合理,各阵无法相互支援,只得各自苦战,四个军阵很快被拿下,宋军固然拼死抵抗却大势已去。

好在姚志意志坚定,做事又颇有章法,临时变动了叠阵的章法。以枪手尽坐,神臂弓先发,平射弓次之,也就是说五段射御敌,传承自吴家兄弟正宗阵法,才让金军无功而返。

此时,王资所用正是正宗叠阵战术,又有城墙作为屏障掩护,让蒙古军无从下口。

不过,蒙古汉军部队过来,李易他们彻底丧失希望,五六人的战马被击毙,在无法抛弃战友情况下,他率先弃马,以决死之心步战,其他人纷纷下马组成圆阵,这是死战的节奏,作为马军放弃战马,等同于放弃了生还希望。骑兵一旦失去战马,无异于被拔牙的老虎,死定了。

庆幸的是,因步军部队到达,蒙古、色目骑兵退出战场,把李易他们让给步卒解决。这些汉军受命攻打叠阵,只分出数十人围困李易他们,其余还是向前挺进,这就是机会。

压力,绝对的压力,王资感受深切,随着蒙古军步军上来,前锋抵达叠阵百余步,叠阵遭受前所未有的压力。

宋军弓箭手不要命地发射箭矢,竭力阻拦这群汉儿军的靠近。一旦被他们靠近,将会对拒马进行破坏,到时前面枪兵不得不投入战斗。

蒙古军汉军部队遭到很大损失,他们装备并不完整,除了前方几排重步兵,其他人仅有简陋的皮甲。

成片的被箭矢射杀,连重步兵也抵抗不住神臂弓,甚至平射弓箭,也能在五十步内射杀重步兵。

汉儿军弓箭手也不是摆设,他们疯狂地反击,试图造成宋军伤亡,掩护进攻部队顺利突破。

终于,双方在拒马相会,宋军六排枪手全部站立,靠近拒马与重步兵厮杀,平射弓箭也改为曲射。

两军交锋点的格杀是惨烈的,也是悲哀的,汉儿军都是来自河南、山东、关中地的汉人,与宋军士卒本是同族,却相互要置对方于死地,手下不留任何余地,不是你死便是我亡。

话又说回来了,汉家人内斗也是相当残酷,更何况离开本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宋时风韵 最新章节第240章 死战,网址:https://www.wx74.net/0/31/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