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对决奥匈(2/4)

作品:《核武皇帝

百万的兵力也会在1917年10月之前陆续抵达。

除此之外,帝国在和伊朗协商后,将会按照合适的薪水在本地招募二十万名民兵,负责后勤补充运输工作,以及其他的杂项事务,击败奥斯曼帝国后,帝国将预计在中东继续招募三十万名民兵。

既然决定全面开战,那就肯定不能吝啬于军费开支,一切都当以追求战胜为唯一的目标。

总体印象中,几乎所有的国家都相信奥匈帝国即便不够强,但也绝对不弱,比如说意大利就一直没有打过奥匈帝国,但在陈其采和马尔托斯等人的报告中,对奥匈帝国的评价还是很低的。

奥匈帝国此时仍然能保持在两百万的陆军兵力,特别是接近90个团的炮兵部队规模很惊人,以至于宋彪不得不将zhong yang军部最为jing锐的五个炮兵旅都带过来。

在1916年的上半年,帝国各炮兵旅就已经完成向师一级的扩编。此时抽调到伊朗的就是五个炮兵师,但也仅相当于20个炮兵团,所以,新编炮兵团也要抽调二十个左右抵达战场,这几乎是将国内所有的新编炮兵团都抽调过来了。

帝国zhong yang国防军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完全不同于欧洲古典军事编制的地方是灵活,战争状态的一个师通常接近3万人。炮兵师根据不同的情况,最高可以配备四百多门火炮。

所以,在1917年10月之前。宋彪有把握将中东远征军的火炮力量扩大到超过奥匈帝国1.5倍的程度,并且在机动作战中持续保持三倍于对手炮兵压力。

宋彪之所以要做这样的规划,原因恰恰在于奥匈帝国的陆军战斗力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高超。因为帝国内部存在着二十多个民族,并且各民族都不占据绝对优势,使得部队内部的军官、士官、士兵之间的语言各不相同,民族也不相同,在管理和协调上极为艰难,民族主义情绪也让很多部队的士兵一战即溃。

特别是奥匈帝国的帝国国防军,情况糟糕透顶,只有意大利的军队可以和他们相提并论,但比意军厉害的地方是奥匈帝国的地方防卫军,这些防卫军几乎都是单一民族和地区的部队组成。他们反而拥有较高的作战力,最离谱的时候有四个团在山地地区抵抗了意军150个步兵团的进攻。

可不管是奥匈帝国,还是意大利王国,陆军编制的混乱不堪和对国家的向心力差都是作战力低下的一个主要诱因。

如果不想和奥匈帝国长期消耗下去,宋彪意识到zhong yang陆军就必须发挥快速机动的作战特点。大胆的进攻,快速穿插和快速的调集jing锐不断围歼对手。

当然在此之前,他还必须解决拦路虎奥斯曼帝国。

这也不是一个多么值得恐惧的对手,此时的奥斯曼帝国基本比以前的清王朝好不了多少,只要帝国zhong yang陆军真正发力,奥斯曼陆军是根本挡不住的。

随着帝国远征军在伊朗的驻军逐步扩大。奥斯曼帝国也意识到背腹受敌的威胁,将大军抽掉到两国边境地区驻防,并且在阿马拉和巴士拉两个地区驻扎重兵。

这样的军事部署显然是不对的,而且是大错特错,虽然这个部署是德**事顾问替奥斯曼帝国做的决定。

如果是宋彪,他宁可将主力部队只缩在两个相互能够兼顾的点,而不是沿线大规模布防,因为奥斯曼帝国陆军的作战力是较低水平的,越是这么长距离的布防,实际的防御效果就越差。

德军顾问帮助奥斯曼帝国设计了完善的现代防御沟壕,从1917年1月到3月,在伊朗和伊拉克的交界线地区布置了多条防线,保护着140公里长的边境线。

3月的伊朗是如此的干燥,雨季仿佛遥遥无边,尘沙总是随着大风卷起,铺天盖地的横扫过宛如戈壁一般的大地。

宋彪这段时间一直以新的身份在伊朗指挥部队,甚至连英法都不知道他居然在伊朗,这就是当君主立宪制皇帝的好处,即使你从帝国消失,只要内阁还在继续运转,就不会有人感到任何的不适,以及不正常的征兆。

仔细的权衡战局后,宋彪决定大胆的用主力部队直接绕过德**事顾问设计的边境防线,用大规模的迂回战直插阿马拉,击溃奥斯曼帝国在阿马拉城的驻军,双向夹击防线,最后再进攻德**事顾问以为中国远征军首先应该进攻的巴士拉。

1917年3月22ri,第一步兵师、第四步兵师在一个卡车辎重旅和六个新编团的配合下直接绕过防线,昼夜不停的两天急行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核武皇帝 最新章节第214章 对决奥匈,网址:https://www.wx74.net/0/883/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