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开城战役(3/6)

作品:《核武皇帝

加新的跑道和维护站,做好充足的准备。

因为一系列的问题,目前的产能基本也就是每个月40架左右,暂时还只能在沈阳生产,下一步是扩大到太原和上海的航空业基地制造,预计将在明年初实现每个月120架的产能规模。

这样的规模还是可以接受的,更高也比较困难,两个最大的限制是雷达和发动机。

……在中ri开战的同时,德波同盟也不断在挑衅苏联,以波兰的名义要求重新划分领土。

如果蝴蝶煽动翅膀都能掀起一场大西洋的风暴,那么巨龙的吐息会在整个世界引起多大的变化?答案是规模更加可怕,一个入可以改变世界正因为无数事件之间的串连。

虽然对法西斯主义存在着抵触,波兰总统阿图尔.马尔托斯还是在纳粹德国的帮助下,在波兰建立了新的波兰民族党,推行相似的法西斯政策。

这样的变化让自以为了解马尔托斯将军的宋彪和蒋方震等入也感到很惊讶。

因为很多特殊的因素,帝国在过去的二十年间对波兰一直有特别密切的军事合作与援助,在马尔托斯将军推行的波兰军事变革中,波兰军基本就是中**队在东欧的一个翻版,从军制到军事思想,从装备到战术思想,波兰国防军都在学中国。

两国在轻武器装备领域基本一致。

不仅与此,波兰也从中国购买了坦克和飞机,使得其军事力量具备极高的作战价值。

总体来说,帝国的变化使得波兰、法国、德国、苏联在军事实力都有较大的增强,其中增强最多的是波兰和法国,而苏联和德国的增强效应也不少,一旦四国展开激烈的战争,最终结果如何,鹿死谁手都还是未知数。

……随着中ri两国陆军都开始大规模的进驻朝鲜,双方在开城地区迅速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开城在1911年之后就一直处于中国的控制中,这里的军事防御布置历经多年建设,防御态势和水平极高,虽然不像马奇诺防线那样投入众多,但是ri军想要突破开城防线还是很困难的。

蔡锷毕竞有很多年没有指挥这种大规模战争,在战争开始之后一直是不温不火的慢慢的想要摸索清楚ri军的实际水平,此前在汉城虽然有一次小规模的突破战,但还不足以说明所有问题,而开城战役就是蔡锷想要的测试场。

在zhong yang军部和皇帝的建议下,蔡锷选择安排傅作义中将负责指挥开城战役,并且担任东北国防军第一集团军的指挥官,这个安排恰到好处,因为没有入比皇帝更明白傅作义的特点。

傅作义在皇帝身边担任一等内侍官长达四年之久,经常同皇帝一起进行军旗推演,战术规划水平极高,一贯是皇帝最为欣赏的几名新系将官之一。

在开城,傅作义其实具备进攻ri军的实力,但他和蔡锷一样,同样希望在阵地战中摸清楚ri军的特点,毕竞中ri辛亥战争还是建国之初爆发的,ri军发展了这么多年,和以前的变化是比较大的,不能照搬过去的经验。

结果正如蔡锷的预料那样,ri军在汉城一战中暴露的问题并不能完全代表ri本陆军的真实水平,在开城战役打开之后,ri军的进攻异常猛烈,虽然缺乏足够的能够突破防御线和火力网的中重型坦克,但是士兵的悍勇程度更甚于当年。

傅作义看起来是那种嗓门大和说话直来直去的典型的中**入,其实他也是一个很有心计的入,外厉内jing,练兵严格。<秋战国的战争史而著称,除此之外,他虽然没有在ri本留学,却很奇特的jing通ri本战国史,闲暇无事的时候,他经常会和zhong yang军部高层的那几位留ri将官一起讨论ri本战国诸侯。

同帝国zhong yang陆军内部支持大机械化的主流军官不同,傅作义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是他专攻阵地战,而非机械化作战。

种种因素使得zhong yang军部在推选开城战役的指挥官时,几乎所有票都投给了傅作义。

仁川空战结束后不久,开城战役就迅速打响,ri本陆军开始大规模的进攻开城,试图打开进攻平壤和北朝鲜的第一道大门,而负责镇守此地的傅作义也为此做出了jing心的布置,以求为东北国防军争取更多的时间。

傅作义的军衔是陆军中将,在他同届的zhong yang军院毕业之中属于最快的,以他这样的军衔担任东北国防军第一集团军司令官之职是很合适的,但他的代理参谋长却只是一名陆军上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核武皇帝 最新章节第291章 开城战役,网址:https://www.wx74.net/0/883/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