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好主意(1/2)

作品:《闺华记

谢涵的确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故而,见男子搬了一张高凳来取花灯,她忙道:“算了,老板,我改主意了,都说君子不夺人所好,既然这对花灯是老板的镇店之宝,只送有缘人,我们还是成全老板吧。”

朱如松不明底里,“干嘛不要我要。”

“不许要,十两银子能买好多东西呢,祖母要知道我们花十两银子买对花灯肯定会打我们的。”谢涵捏了下朱如松的手。

“好吧,不要就不要,十两银子是有点贵,我爹知道了也会打我的。”朱如松配合道。

周围看热闹的人见此又开始起哄了,“切,能不能拿出十两银子来还两说呢,现在的孩子可真了不得,拿起话来就敢说。”

“你看,你看,我就知道是这个结果,一想也不可能,我要真把这对花灯卖给了他们,说不定也会就会有大人带着他们打上门来,说我糊弄孩子,欺负孩子呢。”男子一脸无奈地摊手说道。

谢涵再次看了他一眼,随即拉着朱如松猫腰从人群里挤了出去,装作是一副落荒而逃的架势。

到了一处人少的地方,谢涵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朱如松,朱如松招手喊过两个侍卫来,对着他们耳语几句,两个侍卫点点头,领命而去了。

待侍卫走后,朱如松拉着谢涵转了十来家摊位,又找了两盏鲤鱼灯,只是没有方才那一对打眼,不过做工也很精致,才要三十文钱。

当然了,这次的谜面也很简单,可谢涵考虑到对方的不易,便没忍心猜中谜底,胡乱说了两个便花了三十文钱买下了这对花灯。

随后,两人一人提了一盏鲤鱼灯在街上慢悠悠地转着,转着转着就到了王府大门前,这边早就围得水泄不通的,说是马上要开始放焰火了。

“得,太挤了,我们还是离远一点吧,左右这焰火升到天上,离远一点也一样能看。”谢涵说道。

她一个女孩子,委实不愿意和这么多人挤来挤去的。

“好,我也正有此意。”朱如松说完拉着她退到了街对面的树底下,刚要带着谢涵找一家茶馆或食肆坐下来,只听得“砰”一声巨响。

谢涵第一反应是吓得赶紧捂住了胸口,随即,一团焰火升向了空中,瞬间炸裂成了漫天的火花,璀璨、绚丽、夺目。

可惜,也短暂,很快就消失了在半空中。

“真的好漂亮。”谢涵自言自语道。

“奇怪,我看了这么多年的焰火,一直觉得很平平的,今儿被你这么一说,也觉得是不错。”朱如松也笑了。

原来好看的不是焰火,而是身边这个肯陪自己看焰火的人。

“一会又有动静了,要不要替你捂住耳朵”细心的朱如松见谢涵方才被不期然的巨响吓到了,问道。

“不用了,方才是没准备,这会知道了就不害怕了。对了,说到这个焰火,我倒是想起了一段话,好像是我父亲的笔记上有过记载,说是他听别人说过,说这个火药不仅可以用来制造鞭炮,还可以用来制造什么炸药,而炸药是可以用到战争上的,可我翻遍了他的笔记,也没有找到这段话的出处,更没有找到做炸药的方法。你说,这火药真的可以用来做炸药”

“论理,应该是可以的,不说别的,鞭炮就可以把人炸伤的,我小的时候就被鞭炮炸伤过,幸好我自己反应快,才没有酿成大祸。”朱如松认真思索起谢涵的这段话来。

既然鞭炮可以炸伤人,就说明火药可以伤人,可具体要怎么做就得去找做火药或鞭炮的人商量商量了。

“你这一说到鞭炮可以伤人,我倒是想到了一个法子,你说,如果知道鞑靼人什么时候出兵,我们在路上伏击他们,直接埋上火药,等他们经过的时候点燃,这样的话岂不事半功倍”

“这倒是个好主意。”朱如松听了眼睛一亮。

谢涵自是没想到,自己无意中的一句话,却帮了朱如松的一个大忙。

不对,今晚的她应该是帮了朱如松两个大忙,还有一个就是抓到了几个鞑靼的细作。

原来,那两个侍卫偷偷溜回去之后躲在一旁一直观察着那个摊位。

来来往往有过很多拨人,谁都没有猜中那两盏鲤鱼灯,而别的花灯已经被小老头或卖或送出去大半了。

快收摊的时候,才看见两个个子高高长得有几分粗壮的人大步走来,两人直指那两盏鲤鱼灯,说第一个谜底是“粮食”,第二个谜底是“可汗大点兵”,老板当即把两盏灯取下来给了那两人。

随即,朱如松的两个侍卫跟着那两人到偏僻处,趁其不备便把那两盏灯抢了过来,这才发现灯里面有一张纸条,上面详细地列着周边村庄的名称、位置、路线,每村的大户都有谁,估计有多少囤粮。

其中还有谢涵的名字呢,说她有田地千亩,还有一个庄子,囤粮约有三千来石。

看到这张纸条,朱如松的侍卫当即把这两名提灯的人和卖灯的人一起扭送进了衙门口。

谢涵知道这件事时已经是正月过后了,彼时朱如松已经去了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闺华记 最新章节第四百五十七章、好主意,网址:https://www.wx74.net/1/1608/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