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第三(1/2)

作品:《闺华记

谢涵也看着眼前的荷塘凝神细思起来,虽说她不想进宫,可她也不想输啊,尤其不想输给顾钰等人。

思索再三,谢涵套用了李清照的那首新荷叶薄露初零,把里面的内容重新翻新了一遍,她打算一会再用瑶琴把这首词弹出来,如此一来,她的词、画、琴便都跟祝寿有关了。

至于舞蹈,她连琢磨都没琢磨便放弃了,不单她放弃了,那些世家女也都放弃了,令谢涵意外的是,连漪竟然学过舞蹈,以一曲高难度的水袖舞惊艳了全场,连皇后都看呆了。

不过接下来的琴曲比试中谢涵以一曲自创改编的新荷叶压轴出场,自弹自唱,也打动了皇后和四位妃子。

曲罢,谢涵抱着瑶琴正要离场时,皇后留住她,“且慢,这首曲子本宫还是第一次听,你从哪里学来的”

“回皇后娘娘,是臣女自己改编的。”

“哦,自己改编的”皇后拿起方才的诗稿翻了翻,挑出了其中的一张,“这首词是你以前的旧作”

“回皇后娘娘,是方才临时作出来的。”

皇后听了这话微微有点吃惊,这么短的时间写出这么一首词来不难,难的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改编成一首曲子,而且还改编得这么好听。

看来,这小姑娘还真是有几分才气,可惜,就是年龄有点偏小,脸上还是一团稚气呢。

看着词稿上的“谢涵”二字,皇后默念了两遍,想起来这名字为何会耳熟了。

“你方才说你叫什么名字”为稳妥起见,皇后想再确认一下。

“回皇后,臣女叫谢涵,是已故两淮盐政谢纾的女儿谢涵。”谢涵本不想把父亲的名号抬出来,但她听见前面的那些才女介绍自己时都会把自己父亲的名号报出来,她也只能从善如流了。

“原来你就是谢涵,抬起头来让本宫瞧瞧。”

谢涵听了这话腹诽不由得腹诽了一句,怎么这些大人们都喜欢用这种语气说话,真的很不舒服,仿佛自己成了某件待价而沽的商品一样。

当然,腹诽归腹诽,可这头还得抬。

“夏妹妹,本宫记得你似乎和这位小姑娘有些渊源,方才你莫不是在找她”皇后细细看了谢涵两眼,转向了夏贵妃。

“回皇后娘娘,臣妾和这位谢姑娘的确有过两面之缘,第一次见她是在扬州,臣妾当时正和皇上游大明寺;第二次见她是在这御花园,彼时皇上把她叫进宫来问话,臣妾在一旁作陪。因此,得知这位谢姑娘进宫来应选才女,臣妾惊讶之余又有些挂心,因为臣妾知晓这位谢姑娘才年方十一,又在乡下生活多年,怕她不懂宫里的规矩不小心冲撞了人。”夏贵妃恭敬地回道。

她正愁不知怎么和皇后搭上话呢,哪知皇后偏偏问起了她。

“才十一岁,难怪身量这么小。不过也委实难得,小小年纪便有这等才气,也难怪皇上如此挂心了。”皇后见夏贵妃两次提到皇上,笑了笑,瞟了夏贵妃一眼,“不过说到宫里的规矩,本宫记得这位谢姑娘已经进过两次宫了,不会不懂宫里的规矩吧”

谢涵听了这话忙跪下去磕了个头,“回皇后娘娘,臣女在幽州乡居多年,确实不太懂宫里规矩。皇上念在臣女幼年失怙失恃,对臣女有过诸多照拂,说臣女就是他看着长大的一个孩子,所以才会挂心。”

没办法,皇后发话了,说皇上对她如此挂心,传了出去,皇上就算不想把她收进宫也不行了,否则皇后的颜面何在

还有皇后特地提到宫里的规矩,想必是发现了自己方才没有及时站住给她行礼,被视为大不敬了,所以谢涵不得不为自己申辩两句。

“孩子一个他看着长大的孩子”皇后有点不可置信地看着谢涵。

这两人到底在搞什么

凭她对皇上的了解,如果不是对谢涵有几分真心喜欢和疼爱,怎么可能会得知谢涵进京之后便迫不及待地把她接进宫来见一面

如果是普通的会面,有必要把夏贵妃排除在外吗如果是普通的会面,那几个太监有必要一问就慌不迭地吓得摇头吗如果是普通会面,皇上见完谢涵之后能自己一个人对着一盘棋局发了半个时辰的呆

还有谢涵也是,这丫头到底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这种场合说皇上只把她当成一个孩子,到底想不想进宫了

外面都传这丫头早慧过人,既然是早慧过人,没有道理听不懂她的暗示,那么这丫头传递过来的话只有一个意思了,那就是她不想进宫不想嫁给皇上。

这怎么可能

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女,外面还传她父亲谢纾牵扯进了何昶的贪墨案中,除了皇上,还有谁能护她周全

更别说皇上还是真心疼惜这个丫头的,就连夏贵妃都隐隐有靠后的危机感了,这丫头还不知足她到底想做什么

“可不就是一个孩子,皇上曾经说过他和谢大人情同手足,手足的孩子可不就是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夏贵妃陪笑道。

这话的意思就更明显了,皇上对谢涵有的只是父女之情,不是什么男女之情

皇后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闺华记 最新章节第四百八十一章、第三,网址:https://www.wx74.net/1/1608/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