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长沙王 12 学以致用(1/2)

作品:《大晋孤烟之山河破碎

千年帝都,牡丹花城。古来利与名,俱在洛阳城。七天一晃而过,刘琨携如佳一大早就来到王戎的城外别墅。路上刘琨对如佳说:“我看出来了,老相爷主要是请你。我到哪里可不敢多说话。”

如佳笑了:“你自认为江郎才尽了吗?”

“什么叫江郎才尽?”刘琨莫名其妙。

江淹可比刘琨晚了一百多年。江淹晚年名望太高,怕被皇家忌讳。就很少写诗文,自称‘江郎才尽’。如佳现在对付刘琨很有心得。她说:“江郎是我们老家很出名的相士。后来不知怎的就算不准了,所以乡间就笑他‘江郎才尽’了。他曾来我家喝酒,算你将来会官官居一品,成为太尉。”

刘琨大惊,急问:“是早期算的还是晚期算的。”晚期就算不准了,刘琨才有此问。

如佳笑而不语。江淹有一篇代表作为,称赞刘琨。所以如佳才敢说刘琨将官至太尉。

王戎的别墅很大,他们被仆人领到后花园。花园更广,绿林葱葱,中间竟有数一个百米见方的人造湖,湖中心有一小亭,他们顺着湖中长廊进入亭中。王戎和另一位老者在席上坐着,席中央摆了很多新鲜水果。

刘琨进入亭中,赶忙参拜,如佳也在其身后参拜。王戎很高兴的说:“快快起身,坐吧。”

刘琨、如佳坐下,仆人倒上茶水,退到亭外廊中站立。

王戎指着身边的老者对如佳说:“这位是乐广大夫,你可知晓?”

“老大人名扬海内,小女子当然知道。”如佳听刘琨说起过,这个乐广和王衍是当时清谈界南山北斗。

“这位就是琨儿的夫人,清河崔氏如佳夫人。”王戎又对乐广介绍。

乐广不乐道:“老头,你好几天前就喊我来,竟为介绍小刘夫人,难道我们今天要谈诗论画?我可是不会这些。”

“不要急嘛,如佳对名理也是精通的。”王戎对乐广说。

乐广又打量了一眼如佳,说:“名教出于自然,‘道’为天地立心。你认为对吗。”

如佳知道魏晋把儒学成为名教。名指‘正名分’。玄学基本分为三派。大多数人认同的是‘名教出于自然’。把儒学的根从‘天’改为‘道’(万物的自然规律)。即引道援儒。这一派还是尊崇儒学的。基本把玄学看成儒学的补充。所谓为天地立心。因为儒学缺少宗教那种‘上帝天赐的权威’,所以总有后世愚儒强行为天地立心,希望儒学获得‘根正苗红’的权威。

想到这儿,如佳回答乐广:“天地本无心,何必强立。”

乐广不悦,如佳又说:“您认为您比孔子、孟子、荀子高吗?”

乐广只好说:“我当然比不过他们。”

如佳笑道:“儒学前三圣可没有一个给天地立心。”

如佳娓娓道来:

这里首先要阐明,儒学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它的核心是什么。儒学的核心不是推行道德,而是‘学以致用’。

在前期三圣孔子、孟子、荀子时代,儒学的核心功能是治国、行政,这一功能一直沿续到南北朝末年。因为,这一时期儒学的对象针对的先是世袭士族,后是不世袭士族。他们的目标就是做官,或管理“人”。魏晋南北朝不世袭士族,很多人在家中就要管理上万人,可以说他们一起步就比县令管的人多,所以他们学习儒学治理国家或家族。

孔子有一则很出名的典故。孔子东游路过卫国一地,感叹:这里的人真多啊!弟子就问他该如何治理,孔子说:“使其变富(富之);弟子再问:富裕之后再如何治理?孔子说:教育他们(教之)。这则典故说明,儒学在孔子时代更多的是一种治国方法。

儒学的核心是“经学致用”,孔子也教授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孔子的理论到了“仁”就到了尽头,不再讲更高深的东西。像什么天呀、命呀,孔子是不讲的。不是他认为这些东西不重要,也是孔子知道自己搞不懂。孔子精通周易,而从不卜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代表了孔子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即朴素的实事求是观点。不强行为儒学立根立命,只研究儒学的实用性。

不要小看这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一切唯心学说是不能提这个观点的。世界是上帝创造的,哪有上帝不知道的事。

孟子虽然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虽然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提到“天”和“命”,但是他也没有研究天命,只是说认识心性则知天,修身则立命。他的理论核心还是指向人的自体。

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是表明孟子更看重的现实社会中的人。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孟子的思想是以人在现实社会中安身立命为核心。人能安身立命,国家就会繁荣昌盛!所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

孟子说:‘老吾老,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晋孤烟之山河破碎 最新章节第三章 长沙王 12 学以致用,网址:https://www.wx74.net/154/15414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