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交换?(2/3)

作品:《织明

等一行来到了松山东面的卧龙山,此山高不足百丈,位于锦州城东南方向,与西面的松山堡隔小凌河相望。

他打算在卧龙山先歇息一夜,明日再渡过小凌河,前往锦州城南前线,会同睿亲王多尔衮等一起观察明军阵势。

决定之后,他就派遣内院大学士刚林、学士罗硕去见多尔衮和豪格,传达他的口谕:“朕马上就要到了。尔等要约束勇士,加强各处守御之事,一切待朕明日观察了明军步阵之后,再做决断!”

于是刚林等人连夜骑马出发,前往锦南清军大营而去。??

??围困锦州的诸王、贝勒、大臣和将士们听说老憨王御驾亲来,勇气陡然大增,到处一片欢呼。??

…………

八月二十日凌晨,大明蓟辽总督洪承畴此刻还不知道黄台吉已经来到松锦前线,连日来虽一直指挥明军向北猛攻,意图与锦州城内的祖大寿会师一处。

但清军凭借着坚固的营垒和深壕固守,再加其火炮也多,明军几番攻打,城内祖大寿也多次出城夹击,却始终无法突破清军的营寨防线。

因前次大战过后,清军战损伤亡较大,为防止被明军再次分割猛攻,便主动放弃了一些山头阵地,集中兵力围困锦州南面和西面壕沟防线,只是稳稳控制着石门山和黄土岭等几处高地。

而乳峰山、松山岭、毛家沟等几处山岭高地已都被明军趁机抢占驻守,山岭丘陵上是各军炮营占据,山岭下则是步兵营垒,骑兵则在山坡上结阵。

同时,在松山堡城东南方的妈妈头山,以及小凌河口的滨海一带也被明军彻底占据,这里成为通过海路接济军粮的地方。

洪承畴派遣山西总兵李辅明负责驻守此处,以防护粮道安全,李辅明经前次大战损失惨重,麾下只余不足三千人的标营亲兵。

因守护粮道责任重大,洪承畴又将杏山一位参将王家楫所部兵马,调派给李辅明节制,以加强小凌河口粮站的守御。

既是如此,兵力也不足五千之数,仍略显单薄,前天,洪承畴又将原杨国柱麾下游击匡永忠、都司唐先成调往妈妈头山和小凌河口驻防,暂归李辅明节制。

原来,前次大战过后,李辅明所部损失最重,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他看上了杨国柱留下的宣镇兵马,使尽了身边携带的钱财,终于得到各方默许。

可是他却忘了一件最为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宣镇参将郭英贤和游击何振雄、匡永忠等人是否愿意被他节制,宣镇诸军将士们又是否愿意被他指挥,完全忽视了当事人的意见。

在李辅明的心里,只要总督洪承畴、总监军张若麒等人同意,只要他们这些大佬愿意支持自己,就凭宣镇那些个小将小兵们,还能翻出个花花来?

可是他忽略了一个人,他似乎选择性的遗忘了,在松山还有一位宣镇副总兵,大明援剿总兵官张诚的存在。

张诚也不含糊,他直接找上了张若麒,除了送上一些礼物之外,更是承诺今后每年在京师售卖云州卷烟的利润,都分给他一成,用来打点朝堂诸公的费用。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而且这还是细水长流,每一年都有的收益,任谁也不会无动于衷。

更何况张诚还明言,使他节制杨国柱留下的宣镇兵马,就等于是本兵陈新甲的兵马,也等于是他总监军张若麒自己的兵马,只有如此,他在辽东军事上才能更有话语权。

除此之外,参将郭英贤还领着宣镇诸将前往总督行辕处,亲向蓟辽总督洪承畴、总监军张若麒、辽东巡抚邱民仰等诸官请愿。

他们在前次大战中军功最著,伤亡也是最大,更连主将镇朔将军、宣镇总兵杨国柱都为国捐躯,现在又把事情挑明,声言宣镇将士感念宣北军的及时救援,纷纷表示愿接受副总兵张诚节制,鏖战鞑虏,为杨镇帅报仇。

如此一番操作,关于宣镇兵马该由谁节制这一事情,就变得复杂起来,按理来讲,杨国柱在时确是可以节制张诚的宣北军,毕竟张诚的实职还是宣府镇副总兵。

依此理推论,现在宣府镇总兵杨国柱为国捐躯,宣镇来援诸将中自然是以张诚为尊,他毕竟是货真价实的万全都司都指挥同知,宣镇分守副总兵,由他接替杨国柱节制宣镇兵马,理所当然。

其实,洪承畴本意并不愿将宣镇援辽兵马都交给张诚节制,综合自己所掌握的情报显示,张诚所部战力虽然很强,但他却是本兵陈新甲的人,在辽东前线与张若麒私下联系颇多。

洪承畴十分担心,张诚此番援辽宣北军马既有近两万余众,且该部将士甲仗齐备,战车铳炮众多,更兼操练有素,士气高昂。

今若是再将杨国柱留下的近万宣镇兵马都归张诚节制,那他统兵三万众,洪承畴恐张诚会因兵强马壮而生骄狂之心,再与张若麒沆瀣一气,不惟不好统带指挥,更怕成为自己的掣肘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织明 最新章节第一百一十三章:交换?,网址:https://www.wx74.net/245/245592/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