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尹大的亲事(1/2)

作品:《酒香小农女她富甲天下

几乎,全村的人都去贺喜了。

因为,只出两个大钱做贺礼,就能吃一顿带肉的席面,实在太划算了,这一年,一般的人家,都几乎没见过荤腥,大家都馋坏了。

老银哪里准备了席面?就是几大锅烩菜。

因为旱情严重,小麦家的老母猪也在去年冬天被杀掉了,老母猪肉腥臊得很,没人吃,家里就把头蹄下水收拾干净,卤了吃,肉都做成了熏肉。

老银把熏肉都拿回去:“谁还讲究什么腥臊不腥臊,能吃到肉就不错了。”

尹大早就够娶亲的年龄,但他一心想娶王童生,哦不,王秀才的闺女王杏儿。

可这王杏儿仗着自己认几个字,架子端得大得很,一心想嫁个富裕家庭的读书人,看不上尹大。

但她姿色平平,还被娇惯得刁蛮任性,又不会过日子,好人家也看不上她,王杏儿老大不小了,也没有定亲。

突如其来的旱灾,让王秀才家一下子陷入困顿。

王秀才这几年虽然没有回来,但她家还有二十几亩地,佃给了别人种,又因为有王家庇护,不用交税赋和杂捐,加上以前的积蓄,日子还能过。

没想到遇到灾荒,地里颗粒无收,佃户都要饿死了,哪里能交上地租?再加上,有人传信说是王秀才在省城病死了,王家翻脸了,不认她家是本家,王秀才老婆想去王家告贷,也被人家轰了出来。

家里没了顶梁柱,王杏儿是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五口人要吃饭,她娘愁得哭天抹泪。

王秀才老婆那天,在路上碰上尹大,就拦着诉苦,尹大立刻从家里偷了粮食送过去。

王杏儿是个没良心的,既然看不上尹大,就不要收人家的礼物,既然收了礼,尹大托人去求亲,就该答应下来。

一边拿人粮食,一边拒绝亲事,王杏儿甚至给媒人说:“等灾荒过去,我就想办法还了他家的粮,我不能为了这点东西,卖了自己。”

就这么个混眼子、喂不熟的女人,尹大竟然还日夜惦记,把老银气得要死。

老银以前总对长子高看一眼,到了现在才知道,这就是个无脑的傻子,他拦住偷粮食的尹大,把他锁在家里:“这种女人,白给都不要,一点眼力都没有,这时候还端着,就让她家人饿死吧。”

尹大和老银赌气,不肯吃饭,把秦氏心疼得不行,天天和老银闹腾。

老银烦了,问秦氏:“这个媳妇,你说,要不要?”

秦氏大眼睛一瞪:“为何不要?白吃咱家好些粮食了,还拿了不少的钱。”

老银听出还有内情,追问:“怎么回事?”

秦氏不想说,老银怒了,大眼睛瞪起来:“你不说我就不管了,老大的亲事,你自己经营。”

秦氏虽然霸道,但也知道没有男主人,定亲结婚的事情非常艰难,只好老实交代:“老大把束脩悄悄给了她,不然,老大怎么不去读书呢?”

老银以为尹大跟小槐一样,是因为不安全,学堂不开学呢。

“好,既然这样,就听我的,现在,死活都不能送粮食,送去这个媳妇就娶不来,过几天,估计那边粮食吃完了,再让媒人跑一趟。”

尹大还隔着窗户骂他爹:“趁人之危,非君子所为,你这样逼来的媳妇,我死也不娶。”

“好,这个王杏儿,爱嫁谁嫁谁,爹爹不再让人求亲。”

老银干脆在家看着尹大,不许他偷跑出来,也不许他偷粮食送给王杏儿。

他若不这样,秦氏肯定会帮儿子出逃、偷粮的。

尹大力气小,每次送给王家的粮食,也就几十斤,五口人,又没吃过什么苦,根本不像别的人家,还掺点谷糠、麸子、野菜什么的,他们吃纯粮食,还一日三顿,没几天就吃完了。

王杏儿信誓旦旦,说尹大一定会送粮食过来,可是,一天又一天,弟弟、妹妹饿得哇哇哭,她也饿得浑身无力,肚子里难受得不行。

王秀才老婆又和女儿商量:“给你找个婆家吧,不然,咱家都得饿死。”

“我不,我不,你不能把我卖了。”

妹妹王桃儿哭哭啼啼地给娘亲说:“把我卖了吧,只要给我吃的,去谁家都行,我实在受不了了。”

王桃才八岁,长得又不怎样,谁愿意要?想找童养媳的都是穷人家,不可能要秀才家的女儿,什么苦都吃不来,还爱穷讲究。

村墙外面的流民,多得是买儿卖女的,十斤高粱换一个,比这便宜多了。

第三天的下午,王杏儿自己都饿得受不了了,给她娘说:“你去找花花婶儿,让她去尹家提亲吧,好歹那还是个读书人。”

媒人来到尹家,林引旺的头摇得拨浪鼓一般:“不行,我不能趁人之危,我家要娶媳妇,不是买媳妇。”

花花其实是个朴实的人,也是男人得了病,不得不干这个养活儿女,闻听,不好意思地一笑:“他大哥,小孩子一时说错话,你就不要计较了,实在是杏儿不懂事,你这样好的人家她还不愿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酒香小农女她富甲天下 最新章节第91章 尹大的亲事,网址:https://www.wx74.net/330/33015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