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李教授您集邮呐?(1/3)

作品:《我一个国家队,混娱乐圈很合理吧

一群打心底瞧不起“外乡人”的自大者。

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不得不去请个外乡人来,证明自己家的东西具备含金量。

这纠结自然而然的就来了。

让一个华夏人来格莱美哪怕只是提个名,都会让一部分顽固的老东西们如吃三斤苍蝇。

至于为何瞧不起。

问题可太多了。

一方面由于近代历史问题,一方面又由于自己所在的野蛮国度的确强大。

再加上媒体刻画,不实宣传

印象能好就怪了。

在一开始的初始印象就被影响的极差的前提下,没有偏见,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灯塔的娱乐圈,看起来或许很国际化。

但实则更是乱套。

在独特的“自由之下”,那真是练什么心法的都不缺。

也不怪国内的一些明星,自打去了灯塔再回来以后,感觉不自由。

毕竟,一旦过了火,很难再适应正常人的生活。

奖项组委会的一行人很不爽。

而李景霖也完全不知道,自己居然被这群人给盯上了。

若是知道,怕不是要大喊冤屈。

“我们.要不然放宽一下条件,多选几个能和李抗衡的?”

一名成员刚说出话。

其余众人便是脸色一黑。

“抗衡?你要不要看看你在说点什么?”

去掉冗余的种种元素。

格莱美也起码是个音乐奖项。

就算你有各式各样的想法,想引导也好,想恶心也好,甚至想定义流行也好。

也得从音乐上说话。

狡辩,强词夺理。

那起码伱得给人家一个缺口去模棱两可。

但显然,这次很有点难。

如果是流行音乐的话,还真挺好办的。

但关键问题是,李景霖这不是流行音乐,而是配乐。

而且,很多曲子,是比较具有严肃音乐味道的。

配乐啊!

配乐自然是要服务于主体的!

所以,在配乐的评判标准上,根本不可能和流行音乐一样。

好听?

感觉?

喜好?

市场?

这些根本说服不了任何人,强行说服,除非如格莱美其他奖项一般,有着许多届具备高含金量的奖项得主来背书。

这样,或许一次两次,也顶多就是争议,而不会彻底炸裂。

关于配乐的评判标准。

除了是否烘托情绪,是否阐述剧情,是否展现背景外。

涵盖了这一切的,有,且只有的唯一重要属性。

那便是“文化”!

文化元素相当关键,毕竟,灯塔就靠着这一套在外面宣传的,甭管人家是不是真的有文化。

什么叫做音乐中的“文化”元素呢?

实际上,若是不考虑其他类似于的影响因素上。

音乐的文化属性,体现的一般类似于

是否是民族独特的,音阶体现,乐器种类,歌唱语言,体裁,有没有和民族文学有所关联

等等等。

显然。

李景霖在《英灵殿》中所作的配乐,已经堪称是对文化元素考究的天花板级别了。

而正确这方面的“文化”元素呢?

更是让一众组委会头疼的问题。

如果这是华夏的,是带有十分鲜明华夏思想的作品。

那组委会完全可以用“对东方文化的理解有所差异”以及“他们的作品对于西方而言不正确”等理由去解释。

甭管你华夏人怎么想的,但起码欧美大众能被忽悠。

可惜不是。

可惜,这踏马是个十分北欧的音乐。

并且,不只是北欧。

专辑中,还具备了十足英格兰风味的音乐,因为故事的主要发生地,主要大地图,就是英格兰。

这就实在是太难受。

虽然这是个华夏的作曲家。

但从作品的角度上来说,几乎完全是正面展示了北欧的民俗风情以及音乐特色。

看市面上那些北欧国度的玩家们的激情反馈,就知道这作品到底让他们多么兴奋。

如果敢说这文化属性有问题。

乐。

不需要别人。

北欧与英格兰的玩家们都能直接给人骂死。

某种意义上来说,选择李景霖,反而是一种正确。

于是,事情便变的相当有意思了。

对于李景霖,一行人是拒绝的。

但对于作品的强大,是十分无奈的。

不得不选择李景霖,毕竟,选择李景霖,选择这么一个华夏人,居然代表了欧美,西方游戏市场的正确。

属于是硬着头皮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一个国家队,混娱乐圈很合理吧 最新章节第355章 李教授您集邮呐?,网址:https://www.wx74.net/413/413614/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