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西戎之乱(2/3)

作品:《秦歌一曲

秦人的厉害……还有,所得的百车财物定戎令刘羲也大部上交国库……”

定戎令刘羲!嬴渠梁心中暗哼。但下一刻,他就黯然了,的确,刘羲是他的杀父仇人,但问题是,刘羲虽然是他的杀父仇人,但这一回,却是的确的帮助了他。

不说刘羲劫住了那些赵国密间,光是那些车的财物,就可以大大的缓和国府的空虚。

可是,难道就因此而不杀刘羲吗?

“君上?”景监小心翼翼地说。

嬴渠梁回过头,道:“景监,你知道那个定戎令刘羲是什么样的人吗?”

景监笑道:“是这样,我也是才知道的,听说他派人在前两天送来了一千金,这才算是凑齐了万金之数呢。现在又得知,他手上训出了一支军马,灭杀了赵国百名剑手。”

嬴渠梁听到这里,顿时怔住,道:“等一等,你方才说什么来的?”

景监正要说话,嬴渠梁道:“对了,是那句,你是说,赵国密间有百名剑手,是赵氏武馆的剑手,可定戎令刘羲出的兵数是多少?八十?八十人可以拿下百名剑手吗?”

景监道:“可是,我听说,这位刘羲是位能够一力搏三百的勇士,这样说来,在八十手下的帮助下,拿下百名剑手,也非是不可能的事情。”

嬴渠梁断然道:“这话不对,以那个刘羲的性情,他令可亲自动手,击杀那些赵人,也不会让自己的手下出手,除非他可以确定他的手下有一定的战力,损兵有一定的限度,不行,这件事还是要问清楚,黑伯!”

老内侍上前道:“君上……”

嬴渠梁道:“速去亲请永寿县的李格来见本公,不要惊动太多人。”

黑伯应声,上了马,立时就出发。嬴渠梁知道,以这样的速度,怕是在明天,就可以见到李格,到时,刘羲是怎么出手的,就可以弄清了。

想到这里,嬴渠梁道:“走,我们回府商量,看看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关系到西戎,还是要问问我大哥嬴虔的意见呢……”

两人相并而回,不一会,就叫来了嬴虔。

虽然东方各国一直等着打仗,可大军调集,却并没有进入秦境,骊山大营也是一片的平静,整个秦国进入了一种奇怪的环境。一方面,六国嚷着分秦,但同样的,他们表现了一种极不合作的态度,都屯兵聚齐,谁也不肯先一步发兵。

大魏国组织了这次的会盟,但问题是大魏国并不会想要第一个出兵,他是想要别国动手。可是这些国家一个盯着一个,谁也不好先行动手。都怕自己出了兵,到头来给别国占了便宜。

要知道,兵力是分秦的保证,如果在攻占大秦国费去了足够的兵力,那么谁还会把国土分给你?反过来,下一步就是分这个损兵最多的国家了。

战国时代,尔虞我诈,谁能信得过谁?今天与这个国家好,明天和那个国家好,谁和谁是铁交情?别看韩赵跟在魏国的身后,但事实上,这里面最恨魏国的,除了秦国,就是韩赵两国了。魏国的强大,对这两个国家的威胁才是最大!三家分了智国,又分晋地,没得分了,就是三国互吞了。

对此,子岸先一步到了骊山,同时,骊山本也就离栎阳不远,所以不必要长在骊山,一旦六国动起来,那再赶到前线,也不迟,实际上,在栎阳,其实就是前线。

嬴虔大步进入国府,在府内,他与国君见礼。

现在的嬴虔是左庶长。庶长是执政大臣的意思,秦国先后曾经有过大庶长、左庶长、右庶长、驷车庶长等不同设置。掌军事的大臣为“威垒”与“帅”。掌国君护卫的将军为“不更”,掌外事的大臣为“行人”等等。

唯一的例外是秦穆公将百里奚的官职定为“相”,大约因为百里奚是东方士子而用了一个东方执政大臣的名称。直到现在,执政大臣仍然叫左庶长。

秦献公时期,有了“大夫”的设置,但职劝依旧很模糊。譬如甘龙是上大夫主政,同时又有一个执政的左庶长,事权自然就多有纠葛。

其实天色已经黑了,黑伯添了灯油,盖好灯座上的大网罩,便轻步退出,静静的守在门外阴影里。秦国公拿出了一鼎汤饼,众人取过分食,把肚子缓了一缓。

景监首先向左庶长嬴虔报告了永寿令的急报,秦国公又讲了自己的推测判断。

嬴虔听完,竟是阴沉着脸没有说话。半晌,他起身走到书房的大图前,用手中短剑敲着秦国西部,又划了一个大圈道:“戎狄部族三十四支,聚居在泾渭上游六百里的河谷山原。”

“自先祖穆公平定西戎以来,戎狄部族除部分逃向阴山以外,大部成为秦国臣民。”

“自那时起,老秦人逐步迁到了渭水平川,将泾渭上游河谷全部让给了戎狄部族定居。”

“两百多年来,由于我们的温和手法,西部戎狄一直没有滋生大的事端。”

“厉公、躁公、简公、出子四代一百余年,荒疏了对西部戎狄的镇抚约束。”

“公父二十年,又忙于和三晋大战,也无暇顾及西部戎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秦歌一曲 最新章节第一百零八章 :西戎之乱,网址:https://www.wx74.net/112/112326/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