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兵临城下(三)(1/2)

作品:《秦歌一曲

齐王带着数千的兵马美其名曰——南巡!出了城外,齐王才惊觉,谓之左右:“吾等退而何往?”在这里,齐国可以去的地方有宋、卫、鲁三国。鲁国和齐国关系一向不好,给齐国打得惨惨的,在齐鲁之间,还有一道长城,但现在全陷于齐手,跑到鲁国去,等于自取其辱。宋国犹有一定的实力,在春秋之时,宋国就有国力,宋本就是商族后裔。在周室德败的时候,宋就有一振雄风的念头。宋襄公的时候,宋的国力不弱,有很强的战力,其它的小国也向着宋国,可惜宋国给周国压着,一直不兴兵事,虽然国力强,但短时集起的军队却是没有多少战力,特别是宋襄公还讲古老的兵礼!老的不打,弱的不抓,跑的不追……

这样的兵礼,怎么可能打胜仗?结果他们给当时意气风发的楚蛮子打败了。楚国是十分好战的,特别是开始的时候,楚国一向自傲,楚人有一句话,叫不服周,不服气!所以楚国第一个称王。天下诸侯,楚国先王也!而且楚国还有一个传统,那就是……七年不战,辱!

楚国如果七年没有战事,那就是一件丢人的事。这是一个十分开明的治国方略,打仗是必然,不可以无战!还有一个就是卫国了……但是卫国真是没有前途。没前途呀没前途,所以卫鞅在魏国自号魏人,他不说自己是卫人,他说自己是公孙鞅,是一个魏人。这就是愿作强国一小民!当卫鞅吃了魏国的欺负,他大发雷霆,最后改口叫自己卫鞅。魏人我不当了,我是卫人,我不是魏人了,我是卫国人!我是卫鞅!但这也说明了卫人没前途。卫鞅叫自己卫国人,只是一个气,是为了堵气,是为了到别国发展,不想背上魏国的名号,但就是如此,他也没有回卫国。就是没前途!所以齐王不会去卫国,也不可能去鲁国,更不会去宋国!

邹忌道:“我们可以到即墨。”即墨是一个好地方,是齐国的一个大城,到即墨去,是很有益的,那里钱粮丰足,是齐国的一个大后方,即墨足,临淄丰,可见即墨的好处是多么的大。但是淳于髡道:“不可!”齐王道:“为什么不可?”淳于髡道:“即墨陷岛!”这个地方在一个类似于半岛的地方。“如北秦兵至一封,则无路可退,徒然向海而自负无出也!”

只要北秦兵追来一个封堵,那我们除了面向海,自己把自己捆起来,是没有别的出路的!

齐王无奈:“然无可去也!”那就是没有办法了,我们没地方去了。打个地方躲着,看看是不是能刺得了北秦王,如果刺了北秦王,北秦兵一退,那就有生机了。淳于髡道:“不然,我们可以退守莒州!那里曾经是莒国的国城,就其城来说,也是十分的坚固,可以守之!”

齐王大喜,道:“善!”手下邹忌心嫉,忙补言道:“即墨亦不可失,可令一人为主,总领其军政,有即墨与莒州两面呼应,如此可以成犄角,如此更坚也!”齐王从之,立时让淳于髡去即墨,自己与邹忌引兵去了莒州,此后就在莒州静静的等着北秦军兵的退兵……

话说齐王走了,北秦兵军就这么施施然到了临淄城下。一定要说明,随着北秦国力的发展,除了一些训练和真正粮草不足的情况,北秦军已经不再是那样的吃人了。那么北秦人不吃人,就这么算了么?当然不是的,北秦人不吃人,可以拿那些死者喂狗!北秦军队有军狗,一个伍就有一条狗,平常由狗营看着,一打仗,无数的狗多的吓人,吃的肉自然是不可能少了。就是这样,北秦军的食物也是足足的,狗是一种杂食动物,不一定非要吃肉,你给他们吃面都行,所以也不一定要吃人肉,那多出的人肉怎么办?油,尸油,可以省点油钱。

不过说这个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说明……北秦军的文明进了一步。文明是发展的,随着国家的上升,文明是自然会发展的。经过了这么些年,北秦军兵已经文明了很多,大多都扫了盲,有了文化,当然,野性失去了不少,可是纪律性却是得到了加强!北秦兵的精神就是军纪!他们的军纪不是将军带给他们的,而是整个北秦军的整体精神,是换了多少将都不会变的。因为这是一个法治的时代,北秦军里用的是一套的法律,不会因为一个人而有变化!

所以北秦军很快的就到了齐国城,临淄,临淄的兵进行了微弱的抵抗,但正如文中所说的,微弱!北秦军轻轻松松的就打破了临淄城,大军杀入城中。这时,临淄人惊讶的发现了……

北秦军整齐有序的把齐军的武器收了,然后关在一处,北秦军兵处至之外,没有对百姓的打家劫舍,大军跑步声步步带响,皮靴踩踏着临淄城的青石地面,只是把齐国官邸和国府给看住了,然后一一的抄家。一定要说明这一点,北秦军没有动商,没有动民,在强大的军纪下,北秦人当着临淄人的面,把齐国的国府搬空了!之后北秦军开始征用这里的车子,有的百姓家里的车也给征用了。北秦军还冲到了齐市,将战略物资全部拿走,齐国的几家设在临淄的工厂之类,全给搬走,这是一次洗劫,他有方向,有目标,有对象,有计划,更有秩序!北秦军表现了一种大度,没有胡乱的打杀齐民,也没有乱冲民宅,更是没有齐民们最怕的强奸事件!强奸这种事在战国微不足道,战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秦歌一曲 最新章节第814章 兵临城下(三),网址:https://www.wx74.net/112/112326/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