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文化的革命(2/3)

作品:《秦歌一曲

年的三月,我北秦会进行开国大典,到了那个时候,我北秦将会由众多名家上演《大商遗梦》的歌剧!一连七天,场场好戏,不可错过哇!”

“《大商遗梦》?我看过……是那个说大商王帝辛和苏妲己爱情故事的《大商遗梦》吗?”

“自然是《大商遗梦》,还能是什么别的呢?”朱夷吾微笑着予以肯定。现在的《大商遗梦》是目前北秦出版的书籍中知名度最高的,不仅年青的学生士子爱看,特别是那些大姑娘小美人的,一个个都是如此,连民间女也喜欢听这个故事。现在,此书已经有了秦、楚、燕、韩、赵、魏、齐七国的文字译本,由此可以知道其红火了。就是这样,还是书本不足,常人得到一本,便珍如秘宝,因为《大商遗梦》的字数非比一般,它是古代第一本白话文,不是简牍文字。而是写在纸上的东西。字数自然是多的了。

“什么《大商遗梦》,那是假的!”丞相有历史知识,虽然知道《大商遗梦》中有的是真的,但也有很多假的地方,只是历史这个东西,只有少数人才真正的知道,其它人谁又会去关心呢?再者说了,从大商灭国到现在,也有好几百年了,那么久远,谁还管真假?

“什么真的假的,我喜欢,你管我,再说,那也不是全都是假的!”丞相夫人这样说,她说的也有道理,要知道丞相夫人并不是目不识丁的人,她也是一个文化人,知道很多字,对于一些历史,还是很清楚的,别的不说,关于大商是怎么灭国的,关于苏妲己的故事,至少在这一点上还没有给儒人加以恶意的歪曲事实。有知识的人都是知道,周不是以自己的本事打败的大商。而是以偷袭打败的商国。同样,苏妲己也没有给刻画成一个狐妖,而仅仅只是一个奴隶出身的平民美女。还有就是,姬发小儿也的确是在得天下三年后死的。

在这样的条件下,就等于我们现在看到的穿越美文一样。由于古时的还没有可怕的穿越文,所以目前还没有能超过《大商遗梦》的水平。人都是带有幻想的。人说金大的书好,一百个人看金大的书有一百种见解。有的觉得小龙女不该给强奸,但有的人觉得那是神来之笔。这谁说的清呢。所以就会有很多关于金大的同人出现。大家都想要有自己的见解。

《大商遗梦》就给了大多数人这样的一个机会,一下子把周王室过去加在商身上的脏给洗去了,拨开云雾见清天,让人看到不一样的大商王,不一样的苏妲己。既然连项羽那个人间丑类可杀千刀的屠夫都能给塑造成英雄,那么壮志悲情的帝辛给恶意的说成是纣,那就太过分了,是要适时的给他平反翻案!事实上,正是由于儒人对妹喜、苏妲己、褒姒(此三人属于命运的悲剧者,但给儒人刻画中伤成了狐妖魔女,只因为长得漂亮,何其无辜。)、纣(雄才大略也成了他暴虐的代表?莫名其妙!)、秦始皇(后世人大多都是对他进行漫骂攻诘。)、商鞅(司马迁在史记里大肆的说他刻薄成性。)、白起(中国人编了无数的故事骂他,还有人说给雷劈死的蛤蟆螃蟹什么的都是他转世变的,可想而知对他的污辱到了什么地步。)、贾似道(因为一个公田法给地主阶级残忍杀死,死后还要给儒人进行污蔑。)、王莽(政治上失败的改革家,但在所有文学作品里,他都是一个反派,这又是一种怎样的悲哀?)、董卓(他想要做好人,他想要改革,但他所做的一切,却得不到儒人的承认,他们对他恶意的攻诘,最后才搞死了他,一代英才,都是这样的下场!)……这些历史著名的英雄人物的涂鸦抹黑,才导致了中国文化的恶意扭曲。从此,中国成了一个英雄一定要悲剧收场,贪官却可以笑傲余生的时代。道德的扭曲,还怎么可能真正的导人向善?

当年帝辛(纣王)继位时。商朝虽然已经渐渐没落,但帝辛堪称雄才大略之主。文治武功,非同一般,他竭尽所能,大力发展工商,使商王朝再度复现了中兴盛世。这是不争的事实,直至后来的亚圣孟子,谈及他时也不得不赞他有故家遗俗,流风善政。当时商朝最大的敌人便是东夷。东夷时常入侵殷商,掳掠庶民百姓。商朝自自武丁至帝乙几个朝代虽多次讨伐,均未彻底制服东夷。帝辛继位后,欲谋长治久安,遂大力铸造青铜兵器,亲率倾国之兵东征夷族,一直打到大海之滨,掳夺了许多夷人为奴,征服了大多数东夷部落。然而。此时西岐武王姬发却联合怀有二心地诸侯们趁商朝内部空虚,突然造反,最后还成功了,商朝就此覆亡。我们说不以成败论英雄,但是历史却是地道的只以成败论英雄。

可是,毕竟周王室得国不正,所以在早前,周王室很多地方做的并不地道。

比如他们用计饿死了伯夷、叔齐。再把他们的故事刻画成两个傻逼的道义形象。又比如他们把商人迁离原地,勒令他们离开富庶的旧地,而自己伙同其它的有功诸侯分光了这些肥地。所以商人并未都向周人屈服,起义军此起彼伏,周公旦亲率大军,平定叛乱,最后将最顽固的殷商叛军集中在一起,然后将其中的公卿贵族全部迁往如今的宋国地方,立殷帝后裔为国君,以安抚民心。而普通国人、家奴们则全部留在殷商旧地,仍以朝歌为国都,派了一个姬姓宗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秦歌一曲 最新章节第535章 文化的革命,网址:https://www.wx74.net/112/112326/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