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北赛山之战(1/3)

作品:《秦歌一曲

一个国家的建立,必然要有战争,正如开始的东骑,东骑通过了对西豲的掠夺,完成了血腥的初期资本积累。随后,东骑开始对义渠发动了不义之战,因为这一战,所以东骑人胜利了,他们得到了整个义渠国,用更文明的方式来经营,从而让东骑强大起来。在此,东骑人对西豲发动的攻击并不算是一场真正的战争,而仅仅只是一次如同匈奴人一样的劫掠行为,只是相比匈奴人猫猫狗狗的把一切花光光,东骑人会更有算计的把一切花到实处,起到钱生钱的效果。这就和两个坏蛋抢了二十万元,一人十万的分光了,但这两个人,一个人把钱随手就花光了,可另一个人却去做生意,后来花光光的成了穷光蛋,而做生意的成了大富翁。同样的两个人,同样的起战,但是效果却是不一样的。

在经过了这种掠夺的积累之后,东骑人有足够的马,有足够的军粮,他们开始向义渠人发动了战争。这才可以算成是一场真正的战争,东骑的第一战可以从这里算起。那就是渭南之战!这是东骑军对义渠最大的算计也是一切成败的关键!通过了小平原战争,东骑人逼得义渠人自守,随后东骑人进攻义渠的渭南,发动了渭南之战,接下来东骑人连续的在渭南打击义渠人的有生力量,迫使义渠人在最后面临失败。而到了羊马河一战,东骑人成功的把义渠人给彻底的打败,随后东骑人如潮水一样的打败了义渠人,完成了东骑立国的开始。

在此后,对朐衍的战争那已经不能再算成了战争了,经过训练和指点的东骑人从北信君的那里得到了如何战斗的好方法,他们利用这一点,轻轻松松的就把朐衍人杀了个精光。从而使东骑人在整个草原上小小的打出了一点名声。可这并不是说东骑人真正的就强大,而是朐衍人本就没有战斗力。他们若然有点战斗力也不至于给义渠人打服了。要知道朐衍人并不比义渠人就少多少,两者差不多,但朐衍人在战斗力上根本不是义渠人的对手。

此后,在现在,这场对禺支人的征讨中,也是一直没有什么战斗,所谓的那些之前的战斗,根本上就是一场裸的屠杀,东骑人在屠杀那些没有战斗力的草原人,他们一一倒在了东骑人的屠刀下,从而让东骑人用血在草原上浇铸自己的大名!只有铁与血,才可以在草原上得到地位与众牧人的崇拜。才会有大量的部族去主动的融入东骑。

和那些禺支国前面的小国,那也不足以称得上是战斗,同样也是一种屠杀。直到真正的遇上了禺支人。在此,东骑人才开始了真正的对战。但这并不是一种东骑人想要的对战。由于禺支人是全面的骑兵,这种马好人多的情况下,东骑人想要一战彻底打垮禺支人,那是几乎不可能的,最大的可能是禺支人会大量的跑掉,他们可能打不过东骑人,但东骑人也同样不好受,他们的后方太庞大了,无数的力奴多不胜数,一旦禺支人和东骑人打起了坚决的反抗战,那不是东骑人能顾过来的,东骑人的军队还是太少了,纵是姜戎人也是不行,姜戎人无法在短时间里就形成战斗力,所以北信君不得以,和禺支人进入了对峙。

这种北信君本人并不想要的对峙其关键就在于东骑人要一次性的打败禺支人,而不是把得禺支人四分五裂的逃跑,然后和东骑人作对!众所周知的,人民战争不好打,东骑人不可以让自己陷入到这种局面。所以逼得禺支人上当,然后进行毁灭性的攻击,一下子把禺支人大量的歼灭,这才是东骑人的真正目的,若然非是如此,东骑人和禺支人一场真正的会战,还怕打不过小小的禺支人么?正所谓不怕打不赢,就怕敌人跑光光了。当然,在正面做战会付出的代价也同样不是东骑人想要付出的!

在这里,东骑人耍了一个精妙的滑头,他们在战斗之前就把一系列的命令下达了,全军突进,然后杀入禺支人的阵中,对禺支人进行大屠杀。借着黑黑的夜色,东骑人一下子就冲了起来,在纷乱的脚步惊醒了睡梦中的禺支人后,陈武已经在她们那里打开了,大量的马随着那匹屁股上中了刀的阿哈尔捷金马王向着不知名的方向狂奔,只有几个禺支人及时的上了自己的马,但在万马之中,他们想要抓到那匹发了疯的阿哈尔捷金马王是谈何容易。

就是这样,在众人的眼前,阿哈尔捷金马王带着庞大的马群一股脑的跑光光了。剩下的禺支人在愤怒下向着东骑人杀来,但有的人冲上来才发现自己竟然没有兵器,自己的兵器还挂在马身上,当然这类人也是很少的,于是大量有兵器的冲出来,和东骑人展开了拼杀。

东骑人还是老样子,在二期的小熊的指点下,两个伍的东骑步军表现了经典的战术刺击。别看攻过来的禺支人有数百人,但东骑人只向一个方向前进,绕着弧线的进行对禺支人的追杀,禺支人想要从后面攻击东骑人,几乎是不可能的。而那些向着东骑人发动攻击的也是在东骑步军的面前一一死去。在此,东骑人用一种新的战法,他们不是用大木枪,木枪太大了,提着会很重,如果用轻的木枪,会因为木杆太轻而容易给敌人砍断,所以木枪大多是背在身上,士兵们用的是标枪,这种短小的标枪枪杆很细,但却同样的锋利,最离谱的是士兵是用单臂来刺击的,一枪刺下,会利用关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秦歌一曲 最新章节第434章 北赛山之战,网址:https://www.wx74.net/112/112326/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