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谁才是互联网(2/3)

作品:《重回80当大佬

报的时候,软体部门的负责人也是跟来展示,两人拿了一台半成品的笔记本工程样机,还有一台预装了的测试台式机,向顾骜演示。

原来,顾骜指望赢得短期优势的独门应用,正是一款浏览器。

当然了,在1991年就研发浏览器,那是个高科技的活儿,绝对不可能跟后世那种小牌一样用别人的浏览器内核、外面套个皮就算数。

不过,也别把这玩意儿想得太复杂,因为如今浏览器要服务的对象,也是非常简陋的,要索引的数据和档案也非常稀少。

“很好,我看一下效果。”顾骜在索引框上点击着选项,然后在自行架构的测试资料库里检索档案内容,远程浏览,开启,访问网关解析……

一些基本的操作,至少勉强是能跑通了。

有些不了解互联网早期发展史的看官,可能会觉得懵逼:1991年哪来的互联网?又怎么会需要浏览器呢?

其实,1991年确实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互联网,只有一些可以远程异地访问的“各自为战区域网路”。

但是这种“各自为战的区域网路”,又跟80年代初开始的传统区域网路不太一样。

80年代的区域网路,就是跟后世大家公司里很多电脑局域连接效果差不多,是不能随便添加允许接入节点的,当时叫,也就是用于系统电脑之间的组网档案传输、拷贝。

管理网关的人允许这个区域网路有多少成员多少访问者、分给你多少,就全部定死了(当然,那个时候甚至都不叫地址,但确实是有一个定址工具的)

曾经当过国务卿、退休后去当董事的黑格阁下,他当董事的那家公司“美国线上”,就是从1985年开始,经营基于线上传输游戏软体销售业务的公司。

至于如何实现远程传输,主要是靠电话线的拨号频宽。(当时还有人用发电子邮件,性质跟发传真差不多)

那种生意后世很难想象,可以大致类比成“你给了对方钱之后,对方在网上把下载档案拷给你”。但绝对不是后世那样直接传输或者留个种子网盘什么的,操作是很繁琐的,需要专门的资深技术员来调试操作,中国人肯定都没见过。

那么,90年代初、互联网出现之前这几年过渡期里,那些新的“可扩展区域网路”,跟又有什么本质差别呢?

这两年里,有两个对后世影响比较重大的新事物。

一个是欧洲人搞的,也就是orldideeb(万维网),这个东西最初是布列塔尼亚研究员蒂姆.李,和他在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一群同事,弄出来的一个资料库检索访问工具。

一开始他们的目的,是弄一个跟后世维基百科资料库类似的知识库,可以随便在哪儿访问资料库里的东西,而且可访问许可权的验证要比简化很多,还加入了超文本。

(80年代的要添加新的访问者是需要网关来操作、给授权的。就像一家网吧的区域网路要加电脑,要网管人工操作。所以不能“随便不经过任何人同意就直接增加新的访问者”,那就肯定不算“开放的互联网”,互联网你得是谁想上就能上的)

(万维网)是在1990年年初诞生的,距离顾骜眼下这个时间点,已经是20个月之前的事儿了。

但是,万维网刚诞生的时候,它也不算真.互联网,它的影响力只是局限在欧洲的科研圈子里,至今为止也才发展出大约几百个付费访问节点。(那时候上这种“区域网路”还要给资料库运营方钱)

因为技术发展到了这一步,世界上总会有聪明人不约而同想到差不多的点子、而且标准、侧重各不相同。

就在万维网诞生后一年多,也就是91年暑假之前,美国人也有单位搞出了一套看起来竞争力挺强的、但策略和架构略有差异的东西,就是明尼苏达大学的“穀佛网()”。

穀佛网和万维网的技术细节差异没什么好多说的,写出来也没人感兴趣。这里只说一点准入门槛方面的竞争优势差异。

那就是90年初的万维网,并没有“伺服器”的概念,它本意就是给欧洲各科研机构远程互访资料库而设的,所以可以访问万维网的当时都是大型机或者小型机,而没有个人电脑。

个人电脑本身性能、算力、架构,都不足以支撑直接访问万维网。

而穀佛网一个重大的进步,就是引入了伺服器-客户的架构体系。它选择了专门分出伺服器来搞功能变数名称或者说资源地址的解析、分配、管理,而客户端只是一个访问。

相当于从此以后,网路才有了用户端和伺服器端,而在此之前,所有人看到的“网页”界面,都是跟程序员看到的调试后台界面一样不分的。

把服务提供者和客户区分开来,这就极大降低了“客户”进入和尝试的门槛,所以历史上穀佛网在出现后的一年多里,很快在全世界发展出了几万个支援访问节点。

不过后来的历史,众所周知还是万维网胜出了。主要是穀佛网只是有了一个“让‘客户’准入门槛变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回80当大佬 最新章节第783章 谁才是互联网,网址:https://www.wx74.net/147/147885/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