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 备战东北(2/4)

作品:《穿越之盛世独宠

山北麓和小鲜卑山之间流出去,经过可江海通航的依兰城(佳木斯),进入一大片冻得发硬的沼泽沃土,即三江平原。

依兰南边入长白山有数个相连谷地,其中一处就是‘宁古塔’。宁古塔是鄂部人的称呼,据说这儿曾是他们的发源地,现在被新渤海国占为国都,改名‘龙泉府’,曲河(牡丹江)穿城而过,山势连绵河流纵横,‘九分山水一分田’,易守难攻。

如果扶余台地海拔再高些,地势再复杂些,难河平原可谓是难得的三角形‘四塞之地’——南有扶余台地,西是大鲜卑山,东是长白山和小鲜卑山。可惜台地不给力,整片东北平原须得整体占下,才能守得住。

***********************

结合女儿写来的东北地区地理简述,顾辞回想当年日夜背诵的考试重点——叫嚣‘大东亚共荣圈’的东瀛给中国带来的那段屈辱史——说不定能对袁懿和三哥有可借鉴之处。幸亏有前世十几年对地理和历史的热爱,以及经过高考冲刺时反复强化的记忆,现在她还能和孩子们一起给老公的霸业做贡献。

当时东瀛以高丽半岛为跳板,‘掏心’战术直扑沈阳,直接控制了骊河平原,才有了后来先占南边的锦州,再侵北边的哈尔滨,全面入主东北平原的‘壮举’。如同先前策划高丽独立为‘帝国’一样,他们在长春也扶植了一个‘满洲国’。一般而言,老师和课文会在这个时间段给出一个标准答案——‘九一八事变造成东北三省沦陷’,但不会提及满洲国的区域实是‘东北四省’,其中还包括一个消失了的‘热河省’。这儿正是东瀛的第二个目标,于是才有抗日联军大刀队和倭寇在燕山上打了一场血性的‘长城抗战’。如果燕山不能为中原政权所控,那从北方突破华北平原是迟早的事,满清如此,东瀛亦如是,所以才有了几年后的卢沟桥‘七七事变’。接下来学习重点转向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史,然而少有人注意到,后来东瀛为了达成满洲国‘四塞之地’的战略地位,想把作为西部防线的大兴安岭整体一起纳入囊中,渗透蒙古高原和远东,在大兴安岭的西北角和苏联打了一场‘诺门罕战役’。好在这边平缓广阔的地形既适合马背民族驰骋,更适合朱可夫将军所率领的机械化兵团作战,失去山地保护的东瀛人被日成狗。

印象中,中原政权防备东北的敌人南侵是一门必修课,由南向北进攻东北而胜的例子却不多。

有明一朝修好长城,占了辽西走廊后,似乎山海关以西的燕山长城各关口就武备松弛了,清军正是在这些地方发动‘入口之战’,数度突破燕山和长城防线攻入京畿,南侵山西、山东。只因山海关未失,满人不能占据尺寸之地,更攻克不了京师。后来得以入关,是平西王主动献礼,做不得参考。

而东瀛的整个东北攻略如此迅捷高效,是依托了铁路之便。在三十年前,为了争夺东亚控制权,抢夺东北修路权和辽东小半岛的登陆权,东瀛和毛子可是打了不少仗。战争结果是毛子修‘中东铁路’,东瀛修朝鲜铁路。沈阳、长春、哈尔滨成为铁路上的几大枢纽,才有东瀛因铁路而制定的入侵计划,和围绕铁路展开的皇姑屯事件、中东路事件等博弈。再之后的东北解放战争,先是‘四战四平’的拉锯,再加上‘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的吉林山区围歼战和伏击战等,最后辽沈战役打下锦州,整个东北关门打狗,围城长春,无法外逃和获得补给的**‘不战而降’,最后回过头弄沈阳,不到两个月,东北全境gg。

那么,在没有铁路的年代,她记忆中攻入东北打胜仗的只有‘伟大’的成吉思汗。作为游牧民族,他们在达赉湖那儿发家,进入东北轻而易举,其中一路军队南下,攻克沈阳附近的金朝东京辽阳——‘攻城不克,佯退五百里,乘守军疏于戒备,以轻骑昼夜兼程驰还,一举袭克,大掠一月回师’。能记住这个,多亏了带兵的蒙军将领是郭靖的师父,哲别。

好在水利星人济朝的皇帝们没有关注到的地方普遍改变不大,东北的地理要素和顾辞所知差不多。燕北长城还在,骊河平原这个核心区域全在大虞掌握之中,拿下东北平原是迟早的事。顾辞把关于东北和内外蒙古的记忆整理出来,准备一会和锵锵的作业一起交给袁懿看,这边比起西域来,大虞更能掌握主动,希望不要再出现野蛮的杀戮。

至于铁路,好像工造局的技术水平还得提高提高才能实现啊!

***********************

顾辞兴冲冲地挑了个风和日丽不早朝的日子,和老公两人窝在养心殿小书房里,一边用炉子烤红薯和栗子,一边献宝。

偷得浮生半日闲,袁懿搂着她,吃吃豆腐,开始过目母女俩合作的作业,颇为好笑地问,“这也是据地利而言史?”

“我是不太相信‘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人定胜天’的论调啦。不然为何三国的刘皇叔和诸葛孔明最后输给了魏曹c?”顾辞本人并没接触过系统的地缘政治学说,但她很希望袁懿能在注重人文历史的中华传统之外,以地缘这种客观条件来考虑战略,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之盛世独宠 最新章节137 备战东北,网址:https://www.wx74.net/153/153371/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