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傅总督兵败如山倒(2/3)

作品:《织明

气也出现了萎缩,似乎一日不如一日,可能也是因为家财日重,更是封赏到头,已然别无大的追求之故。

尤其是在崇祯十三年时,经历玛瑙山一战后,时任督师的杨嗣昌曾在事前许他功成后为平贼将军,但后来却将此衔授于左良玉。

此事的变故对他打击很大,贺人龙也因此对洪承畴、对大明朝廷大为不满,自此之后,他便属管不属调,极力避免与贼兵大战,只求自保实力与现有富贵而已。

即使今日,他仍然是如此想法,这时一见总兵李国奇所部败下阵来,贺人龙并不上前接应,他连个招呼也不打,便率领自己麾下的人马向东北方向而走。

当然,贺人龙也派来一个亲兵,带了一句话:禀督臣,俺老贺往东北击贼去也!

…………

其实,傅宗龙与杨文岳两位总督所领的官军,总也有五六万人马,面对李过这边的八千闯贼马队,还是大可一战。

而贺人龙所惧者,只是怀疑闯贼另有埋伏,再兼之他此刻只想保住自家的富贵,而不愿在为大明皇帝和朝廷卖命罢了。

但作为实力最劲的一旅精锐,贺人龙所部超过万人的兵马,无疑是官军中兵势最大的一股,他的一举一动干系着明军的方向。

而现在,真保总兵虎大威先见李国奇败退,又看着贺人龙引军往东北方向遁去,他便知虽然兵力上仍处于优势,但确败局已定。

可虎大威因本是北虏叛归之将,虽素来悍勇敢战,却始终未能得朝廷真正的信任,所统兵马最多时也未曾超过万人,便是朝廷忌惮其身份,不敢给他过多兵马。

而今,他虽明知是必败之局,却又不敢无令先撤,当下便呼喝将令,欲领军冲出,稳住阵脚,以求全力一战。

怎曾想,总兵李国奇在败阵之后,也是想着设法收拢一些人马,先退回孟家庄,好整军再战。

可他的部下兵将,一看贺人龙所部主力已向东北方向奔逃而走,便即猜到他们要逃往项城,自然人人慌乱。

在手下军官士卒们的簇拥之下,李国奇也是身不由已,只得领营中残兵追着贺人龙的脚步,奔项城而去。

俗话说:“兵败如山倒!”

贺人龙、李国奇二人,可谓是傅宗龙所带陕西兵马的主心骨,现今他们竟率先领兵而走,余下的陕西兵将自然军心大乱。

虎大威见状也不敢冒然出击,毕竟谁也不晓得闯贼是否还留有后手,更何随着贺人龙、李国奇的溃逃,陕西官军登时大乱,傅宗龙也已无法制止。

眼见明军崩溃在即,虎大威大声吼道:“曾信军,速领步卒结阵往东而去,沿洪水北上。”

虎大威转过头又叫住亲将游击虎子臣,大喝:“虎子臣,随我前去中军,护卫杨督万全。”

随着大旗挥动,虎大威所部兵马一分为二,步卒结阵奔东而走,骑兵踏起滚滚烟尘便往中军方向驰去。

而此时,三边总督傅宗龙已经在督标营亲将亲军的护卫下,正跟着贺人龙的脚步往东北方向,且战且退。

虎大威迎面遇上了真保镇副将张德昌,只听他大喝:“虎帅,此地已不可持,杨督命我等断后,护卫大军退守项城。”

其实,作为有经验的一军统帅,傅宗龙和杨文岳都有自己的亲军,也就是督标营,其营中大小将领几乎都是他亲自物色的人选。

自然是忠诚度较高,所以在这紧要关头,督标营将士都能怀着一颗忠心,死保各自的总督不散,奔项城且战且退。

但是,这位副将张德昌却是撒了一个谎,将本该自己承担的军令,说成是杨文岳下给他和虎大威二人之命。

这也难怪,若非是虎大威自己送上门来,这个张副将恐怕早已领军慌乱逃去,正是虎大威的到来,给他壮了胆,这才拉上虎大威部精骑为全军断后。

可迎面冲来的贼军却全是马队,反观明军这边虽有兵士五六万之众,可骑兵却不足一万余骑,就这些骑兵还是分散在各总兵大将麾下,以及两位总督的标营之中。

如此分散,在临战之际完全无法紧密配合,只能各自为战,这也是贺人龙之所以退却的原因所在。

然贺人龙自己麾下精骑就超过了两千多骑,几乎占了明军骑兵的四分之一还强,他一旦奔逃而走,对大明官兵们军心士气的打击可是毁灭性的。

即使虎大威所部家丁精骑再是悍勇,无奈流贼马队众多,杀退一波,又来一波,他们也是且战且退,好在双方都是骑兵,情势不利之时,也可以奔逃而走。

就在败退的过程中,傅宗龙所部更被千余骑闯军马队伏击,连当今皇上御赐的尚方宝剑和敕书都丢失了,他自己也险些被闯军给生擒活捉了去。

全赖他的督标营亲兵亲将们死命相护,拼力杀退冲到他身边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织明 最新章节第二百三十五章:傅总督兵败如山倒,网址:https://www.wx74.net/245/245592/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