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7章 嫌隙月票】(2/3)

作品:《逆袭1988


“那是哪样啊?你说啊!你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就是普通朋友关系。”

“这句话,我应该录下来,给田姐去听一听!如果她听了脸色不变的话,那我就相信你们之间是清白的!”

“……”

沉雪起身道:“我走了。”

“你不陪陪我吗?”王林指了指休息室。

“你去找你的田姐吧!”沉雪优雅的回眸一笑,然后离开。

王林无语了。

周粥不和他好了,现在连沉雪也和不他好了!

可以想见,周粥之所以把田晓青的事情告诉沉雪,就是想试探她的反应。

这下好了,王林因为一件事情,同时失去了三个女人的宠爱。

就连李文秀也对他有了忌讳之心,不再像以前那样自由自在的恩爱。

王林能怎么办?

他一点办法也没有。

还好,他还有一个顾清雨可以倾吐心事。

但这段时间,他和顾清雨之间也不敢过从甚密,怕再次引发不必要的震荡。

王林每天有空时,会和远在深城的田晓青通电话,聊一聊深城股市的情况。

他之前跟田晓青预计的一切都正在发生。

在1992年之前,已出现各类买股致富的故事,这时股市的热度很高。

最开始的时候,由于当时股票不多,两市相加共13只股票,而购买者多,又没实现电子化,股民去开户和在柜台上购买股票的时候都需排长队,而且很拥挤。那时股票也是深城最热门的大众话题之一。

其实,那时关于“买股致富”的神话主要发生在早期购买原始股的人身上。发行原始股的“一级市场”稳赚不赔,而“二级市场”的风险那时已经时时显露。

1991年曾出现数月大熊市,导致政署出面救市。

直到20多年后,我国内地的一级市场仍然稳赚,而二级市场的散户股民恐怕很多都亏得一塌湖涂。

以后进入股市的人,都没赶上一级市场的黄金期。

1991年以后,各种股份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且大多数公司都怀揣着一颗上市的野心。

老百姓都在打听哪家公司有可能上市,很多人为此买了各种公司内部发行的“原始股”或可转股的债券之类,就赌其突然上市而一夜暴富。

可惜真正上市的概率极低,很多人的钱就此被套牢,有的因公司倒闭而血本无归。

特区报当时也有员工通过关系向报社同事推荐一些所谓“靠谱”的股份公司,什么“河源实业”、“光明华侨畜牧农场”等,很多人都花了不少冤枉钱——那些公司无一上市,不少血汗钱都打了水漂。

在此情况下,确定的上市公司股票发行,就成为众人仰望的馅饼,人人欲争而夺之。

这就是当年关于股市的社会大背景。

田晓青到深城去之前,王林就千叮嘱万叮咛,让她一定要小心股市的陷阱,不要盲目相信别人的话,更不能盲目的去购买所谓的原始股。

王林曾经预言,深城的这次发售新股,会引起抢购潮。

后来的事实果然不出王林所料,且比他估计的严重得多。

此次发行方桉每张抽签表收费高达100元,彷佛买彩票一般,但其所特有的确定预期,比买彩票更有诱惑力。毫无悬念地引起深城股民、甚至全国股民为之疯狂。

接下来两天据悉至少有100万人涌入深城。

可惜的是,这几天深城天公不作美,彷佛要和人过不去,那两天一会儿赤日炎炎,一会儿大雨倾盆。

全市所有发售点都是密密匝匝的人群,人多气急,秩序当然不好,加上管理的混乱,现场惨不忍睹。

深南路金融中心发售点附近的宽阔地带,有警卫和保安人员拿着长长的竹竿维持秩序,方式简单粗暴,不时让人群站起或坐下,哪怕地下全是泥浆水。

排队人群则不论男女,前后一个个抱得紧紧的,唯恐别人插队进来或自己被挤出队伍。如此姿态保持几小时甚至大半天不变,其痛苦是外人很难想象的。

最混乱的时刻是原定两天发售的时间不到一天就结束了,而人们发现大量表格并没有公开售出。

500万张表可以发售给50万人,按303个发售网点计算,每个发售点平均超过1500人。每人都要完成1000元的现金交割,而混乱的秩序导致很多网点都有较长时间的暂停发售,怎么可能一天就卖完?

当人们发现自己周边排队的人都没买到,特别是那些雇佣数百民工连续两天两夜排队而空手而归的外地人,绝望和愤怒的情绪便四处弥漫。

田晓青打电话告诉王林,她花钱请了那么多的人,结果还是没有买到抽签表。

王林笑道:“你不必着急,明天上午,你赶紧再派人去排队,明天下午肯定就能买到了。”

“都卖完了,还怎么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逆袭1988 最新章节第1107章 嫌隙月票】,网址:https://www.wx74.net/248/248991/1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