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门曰玄武 惊天之变(2/5)

作品:《东都剑花西京烟雨

行恭等率七百多人作为前线后援,在据玄武门不远处的民房附近等候呢。”

“守好了,成败就在此一举了,我现在要赶往长生殿去找秦王。” 楚墨风搂住照夜玉狮子的头,一个翻身上了马背,而后双腿一夹马腹,径直向着长生殿方向走去。

此刻长生殿内,李世民一脸愤恨地望着身穿睡袍的李渊,而李渊也是惊诧之余带着些许愤怒,父子二人就这样静静地对望着。过了半晌李渊恢复了帝王的威严,冷哼一声说到:“二郎此时进宫所为何事?为何手持利刃?难道你是想行大逆不道之举吗?”

只见李世民手中宝剑并未出鞘,而是望着李渊忿忿地说到:“父皇,儿臣斗胆问一句,这么些年儿臣为大唐打了多少仗?立了多少功?为何父皇这几年愈发疏远儿臣了?难道是儿臣做错了什么吗?”

“你并未做错什么,只是......”望着面前自己的二儿子,李渊一脸落寞地叹了口气,想起了当初自己与楚墨风在御书房的那段对话,不由地心生无奈。

“只是因为儿臣太过耀眼,遮住了李建成那个废物的身影了是吗?”李世民将手中的剑鞘重重地往地上一杵,扯着嗓子大吼到:“就因为如此,那个废物与尹、张两个贱人祸乱后宫您可以视而不见;就因为如此,那个废物屡次设计陷害儿臣您可以一笑而过;就因为如此,儿臣麾下的忠于大唐的官员,只不过与那个尹姓贱人的父亲起了口角,却无缘无故被毒打一顿......”

说到这李世民抹了一把眼泪,而后冷冷地望着李渊,“其实父皇,这些事儿臣都可以不计较,毕竟当初您三次要立儿臣为储君,皆是儿臣先行推辞,并不是儿臣不想做这个储君,而是隋朝的灭亡就是前车之鉴,儿臣也想让大唐昌盛久远,所以儿臣一再推辞,可谁知外界竟然还以为儿臣想争这个储君,儿臣一再忍让,若不是楚小子处处维护儿臣,恐怕今年已然是儿臣的忌日了,您让儿臣如何是好?”

李渊闻言正待开口说话,却听见门外先是一阵喧哗声传来,而后长生殿的大门被缓缓地推开,只见楚墨风穿着那尊铠甲缓缓地走了进来,一见楚墨风到来,李渊精神一振大声说到:“楚小子你来的正好,二郎来向朕兴师问罪,你们兄弟二人一向交好,快劝劝他的。”

“陛下也知道我们兄弟二人一向交好,您觉得我回去劝他吗?”只见楚墨风缓缓地走上前,将背后的焚天抽出,随即向着地面一杵,揭开覆面缓缓地说到:“其实陛下,自晋阳起兵前,这一日就已经在小子我的预料之中了,只是没想到老二忍让到今日才发动。”

“你,你竟然早就知道二郎会这样,那为何不提早阻止他?朕真是看错你了。”听完楚墨风的话,李渊顿时恼羞成怒,冷冷地望着楚墨风。

谁知楚墨风却丝毫不在意,缓缓地说到:“陛下,请允许臣给你讲个故事......”而后楚墨风简明扼要地从高熲的那封遗书说起,一直说到前些日子李世民遇险,最后楚墨风缓缓地说到:“陛下,非是臣不去劝说老二,而是您觉得单凭太子的种种行为,他能建立我们心中那个昌盛久远的大唐盛世吗?”

楚墨风的一席话让李渊不免陷入了沉思中,是啊,自己这几个儿子是什么样,自己能不清楚吗?如若不是因为隋朝覆灭的前车之鉴,李渊真想不顾阻拦立李世民为太子,但是自己不敢豪赌,总不能让大唐像隋朝一样不过三代就灭亡了。

想到这李渊缓缓地坐在龙椅上,叹了一口气说到:“既然如此,你二人今日之事朕不予计较,且先行退下,待明日朕与满朝文武商议之后,改立二郎为太子可好?”

“父皇,晚了,最后一次您说要立儿臣为太子之时,儿臣没有推辞,但是却是父皇您食言了,就因为那个废物和齐王在您耳边一番哀求,您食言了。”李世民闻言凄苦地一笑,而后怔怔地说到:“其实那时候儿臣也觉得无所谓了,后来父皇准备派儿臣去东都镇守,儿臣也觉得没什么,躲得远远的也好,谁知那两个废物又向您进了谗言,您却将儿臣留在了京城,从那时起,儿臣就知道,他二人如若不除掉儿臣,定然不会善罢甘休。”

李世民这么一说,李渊顿时大为火光,当即抽出一旁的佩剑,对着李世民冲了过来,李世民见状正待拔剑,却被楚墨风一把按住,随即楚墨风挡在了李世民面前,正在李世民错愕之际,李渊的剑已然顶在了楚墨风的盔甲上。

眼见楚墨风挡在了父子二人之间,李渊不免有些惊诧地喊到:“为何要替这个逆子挡剑?你难道不怕朕连你一起杀了吗?”

“陛下,臣与秦王今日来不是为了上演父子相残逼宫篡位,如若那样天下定然大乱,届时百姓再度饱受战火摧残,这不是臣和秦王愿意看到的。”眼见剑尖顶在盔甲上不能前进丝毫,楚墨风随即笑了笑说到:“臣和秦王所向往的是那个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庶,边塞没有战事,西域诸国来朝的盛世大唐,所以陛下,臣恳请您暂且好生休息,待日后要杀要剐,臣悉听尊便。”

只听哐啷一声,李渊将手中的佩剑丢在地上,而后似乎是因为气愤,一时间气血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东都剑花西京烟雨 最新章节第二百二十四章 门曰玄武 惊天之变,网址:https://www.wx74.net/269/269586/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