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启程回家 西行漫记(2/3)

作品:《东都剑花西京烟雨

我是高文成,不过你说的家父照顾县城的人之事我确实不知情,能给我讲一讲么?”

“好好好,小公子您听我慢慢给您说。”那名路人一见楚墨风承认了自己的身份,高兴地拉着他的手坐到了一间店铺门口给他讲述起来。

原来自打高熲在北周开始做官起,每年都会拿出自己一部分俸禄来接济城里的穷苦人,而高熲的父亲也就是楚墨风的祖父高宾也是如此,等到杨坚建立大隋之后,高熲的官位与日俱增,但是他始终没有忘记家乡的父老,时常派遣亲卫运送一些财物回来分发给城里的穷苦人家。

开皇六年和开皇十四年接连两场大旱,渤海郡也受到了影响,田间颗粒无收,百姓食不果腹,高熲在朝堂上屡次上书为渤海郡的百姓免除赋税,并多次向朝廷申请赈灾,若不是高大人的付出,现在的蓚县乃至渤海郡绝对不是这副模样。

蓚县的百姓心中念着高熲的好,家家都为他供着长生牌位,而渤海的高氏一族也以高熲为榜样,做官的廉洁奉公心系百姓,经商的诚实守信童叟无欺,其余人则是言而有信表里如一,可以说整个渤海郡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一切的一切全是因为高熲的付出。

听完此人的讲述,楚墨风终于明白为什么城里人听到自己要成亲会如此高兴,而当初抵达渤海郡时,提起去蓚县那名车行的掌柜为什么盘问的如此仔细,念及于此楚墨风站起来对着此人做了一揖说:“尽管家父已经不在了,但是这一拜我是替他老人家感谢大家这么多年对高家的照顾,谢谢了。”

回到家中楚墨风发现全家人早已准备妥当,望着面前的家人,楚墨风笑了笑说:“那咱们坐马车去渤海郡的码头,然后那里有船送咱们去杜陵,接上霜儿的家人之后,咱们就一路西行,返回张掖。”

一家人雇了五辆马车才堪堪够用,其中一辆则是一堆彩礼和两个仆人跟随,马车颤颤悠悠地向着城门驶去,得知消息的城中百姓自发地在路上夹道欢送,时不时有人将一些礼物放到马车上。

史寒霜和莫梓瑶坐在马车里,看着车外那些欢送的人群,不由地心生感慨,自己这个天人两隔的公公真是个万家生佛的人。

莫梓瑶对史寒霜说:“姐姐,你看那些人的笑容,是发自内心真诚的笑容,这里就像是世外桃源一般,如果天下没有饥荒和战乱,每个人都能这样那该有多好。”

“是啊,这里就是世外桃源,但是皇帝昏庸腐败,朝廷昏聩无能,天下起义不断,我记得墨风曾经说过,如果真有一个有德明君能结束现今这种局面,那么他会义无反顾地去辅佐他,直至能看到盛世的到来。”

来到码头的时候,船老大和伙计早早的在码头上等候,楚墨风跳下马车走了过去,突然发现水面上除了之前乘坐的那条船,旁边还多了一条一模一样的船,便转头问船老大原因。

船老大听到楚墨风问自己,笑了笑说:“楚公子,咱们从洛阳启程的第二天,大掌柜考虑到此次你们回张掖人员肯定不少,又从杭州分号调了一条船过来,两条船全程跟着你们去张掖,随后听大小姐安排。”

楚墨风一听赶忙对着船老大说:“那小子就先谢过大掌柜了。”随后转身招呼众人下车登船,女眷全部安排到第一条船上,而男的和货物则全部上了第二条船,随着船老大一声‘启程’,两条船缓缓地驶离码头,向着西京方向驶去。

一路行了大约五六日左右,这日清晨,船停靠在渭水河畔的码头上,楚墨风和史寒霜辞别众人上了岸,向着城内的文成商号走去。

来到文成商号时,宋鑫正巧要出门,楚墨风与他打了个招呼,嘱咐他飞鸽传书通知璇玑自己要回张掖,有让他在字条里告诉青璃通知青莲师太去张掖,随后也没多说闲话,取回了寄存在此的踏风,和史寒霜双人一骑向着杜陵县走去。

一路风风火火地跑到杜陵县,二人轻车熟路地来到史寒霜的家中,此时正巧一个丫鬟出来采买,见到史寒霜之后赶忙问安,随后领着二人进了院子。

此时杜夫人刚刚起床正在用早膳,见到史寒霜二人回来,高兴地说到:“快来,一路上估计你们也没吃什么东西,正好陪着我吃完饭,咱们启程去张掖。”

史寒霜一听自己母亲这么说,便拉着楚墨风赶忙坐下,陪着杜夫人吃了一顿家常饭,吃完饭之后杜夫人差丫鬟喊来一个家丁,嘱咐他出去雇两辆马车,随后让翠儿指挥着其他的家丁开始搬运货物,不一会儿马车到了门口,翠儿让人将货物全部堆到后一辆马车上,而自己则搀扶着杜夫人坐到了前一辆马车上。

只听杜夫人在车内说了声‘可以走了’,一行人便向着西京的码头驶去,来到码头时,远远地看见贺拔夫人早已在莫梓瑶的搀扶下等候了,杜夫人见到贺拔夫人赶忙上前握住她的手说:“贺拔姐姐,多年不见您的气色还是这么好,真叫妹妹羡慕。”

“杜丫头,你这些年也没变,还是我印象里那个火爆脾气的小妹妹啊。”二人闲聊的功夫,其余人已经将杜夫人带的东西全部搬到了船上,随后众人分别上了船,船老大用竹篙轻轻一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东都剑花西京烟雨 最新章节第五十九章 启程回家 西行漫记,网址:https://www.wx74.net/269/26958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