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子晟三答 君王亲斟(2/3)

作品:《糜汉

样子。

在注视糜旸一会后,刘备看向糜旸问道:

「孤以前曾教导过你,执政以缓为要,那你可知道孤今日为何要着急,在众臣面前惩治周群及一干罪臣。」

面对这明显是考教的言语,糜旸的神色一下慎重起来。

以前他随侍在刘备身旁时,刘备在处理政务的闲暇之时,亦时常会考教他。

他若是答对了那自然是美食伺候,但要是答错了,少不得要挨几下板子。

在思考一番后,糜旸对着刘备一拜答道:「治大国如烹小鲜,执政不能急切,应以缓为要。」

「然救民当以急,且久则生变。」

「周群等逆臣仰仗家势名望,残害百姓,百姓想来苦彼等久矣。」

「又彼等乃益州本地大族,彼等势力在益州中盘根错节。」

「当此时,大王以雷霆之势惩治彼等,一可宣示大王爱民之心,稳定益州民心,震慑其余不臣。

「二则可令彼等猝不及防,以防拖延日久走漏消息,让彼等有作乱之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听到糜旸的回答之后,刘备眼中有笑意流淌,但他的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

他只是澹澹地继续问道:「还有呢?」

面对刘备的再次询问,糜旸在思索后继续答道:「当今荆州事情已了,公安一战后,孙权暂时无力西侵。」

「趁此良机,正是我军北伐之良机。」

….

「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北伐一事,非仅兵法战略之交锋,亦是国力强弱之比较。

今周群诸逆臣蓄青壮而不服劳役,并民田而不缴税赋。

长久以往,公家国力日衰,而私家势力日盛,迟早会成尾大不掉之患,此乃乱政。

国无民,则兵力不强。国无田,则储粮不丰。

兵田皆不足,贸然与北方开战,则未战先败,不可取。

当此之时,大王诛周群,惩逆臣,意在震慑益州不轨之人心,凝聚益州之上下国力,以便来日北伐之时,能无后顾之忧。」

当糜旸说完后,炭炉上的茶汤已经滚沸。

水珠冒泡的声音,不停的响在糜旸与刘备的耳边。

糜旸见状正要取下茶壶为刘备斟茶,但他的动作却被刘备的语言所阻。

「继续。」

刘备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澹然,但落在糜旸的耳中却让糜旸有些犯难起来。

还继续?

刘备看着糜旸脸上为难的神色,虽然他心中已经对糜旸的回答颇为满意,但他还觉得不够。

他对糜旸的期许是很高的。

糜旸脑

中思绪急转,他在快速思考着刘备的第三层用意。

可是那第三层的用意又是什么呢?

就在糜旸思考的时候,他突然反应过来,今日是刘备王驾回归的日子,怎么刘禅没有来?

身为刘备的儿子,又是汉中王的太子,君父回归,刘禅于公于私都应该出来迎接才是。

诸葛亮处事周密,他是不可能会忽略这点的。

如果不是诸葛亮的疏忽的话,刘禅今日未来,只可能是一个人的授意,那便是眼前的汉中王刘备。

在意识到这点后,糜旸的思绪突然清晰起来。

周群不仅是儒林校尉,当年刘备入主益州之后,敬重周群在益州的声望,曾让周群担任过刘禅一段时间的讲学师傅。

如果今日刘禅在的话,那么周群在被论罪之时,刘禅作为被周群教导过一段时间的弟子,是不能对此事无动于衷的。

【讲真,最近一直用@

在糜旸离去后,一个人坐在王驾之中的刘备想着糜旸刚才的回答,他满是老茧的手指摩擦着手中的玉圭,在思考着方才糜旸的表现。

今日他有考教糜旸之举,除了好久没这么做过,想看看如今糜旸的长进之外。

还有一点更重要的原因便是,糜旸过几日就要去汉兴郡担任太守了。

汉兴郡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可以说是来日荆益两州北伐能否东西并进的关键所在。

所以守好汉兴郡,乃是将来北伐大业能否成功的重要关键所在。

只是守好汉兴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虽然说汉兴郡单单从人口上来说,算不上大郡,从经济方面来说,亦不是发达富庶的郡县。

但汉兴郡因为深处山林之中,对外交通不畅,所以造就了内部的豪强势力强盛。

因此想要守好汉兴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糜汉 最新章节第一百七十七章 子晟三答 君王亲斟,网址:https://www.wx74.net/412/412168/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