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曹丕壮志 建言称帝(2/3)

作品:《糜汉

至于当初曹丕之所以会坚定的维护司马懿,不仅因为他与司马懿关系友善,还因为司马懿是他的心腹智囊。

当年夺嫡之争时,有四位大臣是他的坚定支持者,这四位大臣分别是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

这四位大臣在当初的夺嫡之争给了他极大的帮助,没有这四个人的帮助,他当初不一定会坐上魏国太子的宝座。

而在这四位大臣之中,除了吴质之外,就是司马懿给他的帮助最大。

虽然曹丕的心胸并不宽大,但对于帮助过他的人,他一直都很感激。

曹丕在司马懿对他拜完后,他带领着司马懿来到了内殿所在处。

这处大殿本来是曹操的办公及寝居之所,所以这处大殿的布局非常宽广,哪怕是在内殿之中,亦有着不小于外殿的空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来到内殿中后,曹丕在王座上坐下,而后他让司马懿就坐在他身前不远处。

司马懿落座之后,曹丕问司马懿道:「仲达深夜来寻孤,可有要事?」

面对着曹丕的询问,司马懿拱手答道:「臣为君王解忧而来。」

听到司马懿这么说,曹丕的的脸上浮现诧异之色,他问司马懿道:「孤有何忧?」

….

「大王乃心怀壮志之人,所忧者当然是平定天下一事。」

司马懿的回答让曹丕脸上的诧异之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叹息之色。

他对着司马懿称赞道:「仲达真知孤之肺腑也。」

曹丕的称赞令司马懿的脸色更加谦卑。

在曹操在世时,他为了不过分显露自身的聪慧,所以对于很多事,他就算知道如何破解也不讲。

但如今曹操已经不在,他已经不需要再刻意隐藏自身的聪慧。

与曹丕相处多年,对于曹丕的性格他早已经摸得透彻。

曹丕虽然有传承曹操的疑心病,但那大多是对那些曾经与他作对的人。

而对于一直支持他的人,曹丕从来不会吝啬自己的信任。

相比于曹操的雄猜,曹丕少了许多敏锐。

司马懿既然当初会选择出仕,那自然是想着成就一番功业的,以往的克制为的便是将来的腾飞。

只要自己能不断显示自身的能力,让曹丕真正认识到自己才是能辅左他平定天下的人,那么自己的地位及官位一定会节节攀升。

当然也不能说司马懿现在就有了别样的心思,目前的他还是处在,想辅左明君建立一番功业的心态中。

见司马懿一眼就猜出了自己内心中的志向,曹丕的脸上浮现些许笑容。

在今日曹操临

死前问他的那个问题中,如果按照他真实的想法回答,那必定是会回答:择弱而灭。

早在未曾继承王位之时,他就有一颗平定天下的内心,何况现在。

曹丕看向司马懿问道:「仲达以为,孤下一步当如何走呢?」

曹丕与司马懿是多年好友,亦算一起共过患难。

所以曹丕对于司马懿还是信任的,他也没必要在自己的心腹面前,隐藏自己的想法。

面对着曹丕的询问,司马懿心中早已经有所腹稿。

他对着曹丕言道:「臣以为大王在稳定局势后,应该奏请天子改元。」

听到司马懿建议自己,在稳定局势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这个,曹丕不禁有些不解。

「为何?」

现今大汉的年号是建安,建安这个年号已经用了二十五个年头了。

天下人已经习惯建安这个年号,司马懿突然建议他改元,这让曹丕一时间不知原因为何。

在曹丕疑惑目光的注视下,司马懿言道:「建安年号始于先王奉迎天子那一年,建安年号已历二十五年,这二十五年来,是先王辅政开扩基业的阶段。」

「正因为如此,世人只要一提到建安年号,便会想起先王。」

「今大王承基伟业,一开始是需要先王的威望为大王保驾护航,但大王不可长久活在先王的庇护之下。」

「从古至今,每逢新君继位,都要改元以示天下即将迎来新气象。

年号不但有革故鼎新之意,亦往往代表着新君的政治需求。」

….

「今大王虽非天子,然亦可通过奏请天子改元,来向天下人展示先王薨逝,大王继位的事实,以此来潜移默化影响天下人心。」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

马懿慎言,但从他脸上的激动之色来看,他更想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糜汉 最新章节第一百八十五章 曹丕壮志 建言称帝,网址:https://www.wx74.net/412/412168/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