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南中变革 龙望北方(2/3)

作品:《糜汉


诸葛亮不急不缓地问出了他心中的疑问。

而这个疑问也是今日虞翻一定要给出一个合理解释的地方,否则.

诸葛亮用温和的目光注视着虞翻,好似他是跟一位老友寻常对话一般。

但虞翻却知道,诸葛亮温和的外表下却隐藏着几缕杀机。

虞翻是善辨之士,他既然敢来寻诸葛亮,心中肯定想好了各种说辞。

见诸葛亮不出他预料的问起这个关键所在,虞翻让自己尽量保持冷静,而后站起身来拱手对诸葛亮答道:

“年初之时,翻奉太尉之命为使者,前去交州抚慰士燮。

岂不料在翻到达交州后,方才得知士燮与南中叛军一直有所勾连,当时翻本想快速返回江东禀报太尉。

可士燮为以防消息泄漏,派兵将翻与孙公子软禁起来。

后来士燮令士徽领兵进入南中之时,士燮为想祸水东引,便命士徽将翻与孙公子一同带在军中。

数日前交州兵大营发生营啸,翻与孙公子遂得以趁机逃出生天。

后来翻与孙公子在一处密林中发现落单的士徽,便斩杀了他前来寻丞相。”

在说完这番说辞后,虞翻大气都不敢出。

他认为他的这番说辞,是合情合理的,毕竟诸葛亮哪怕派人去江东问询孙权此事,孙权也会以类似的理由为自己开脱。

但哪怕对自己的这番说辞有着自信,虞翻却还是觉得颇为忐忑。

诸葛亮是天下间有名的智士,对于这样的人,虞翻心中实在无十分把握能欺瞒于他。

而诸葛亮在听完虞翻的话语后,也并没有及时对虞翻做出回应。

一时之间,整个大帐内只剩下虞翻与孙桓沉重的呼吸声,及诸葛亮手指轻敲奏案的清脆哒哒声。

就在虞翻心中的忐忑与不安越来越浓厚的时候,良久之后诸葛亮终于开口说了话。

“如此说来,仲翔可谓是忍辱负重,一片丹心呀!”

诸葛亮的语气依旧温和,常人听来只会觉得这是诸葛亮对他的夸赞。

但诸葛亮的这句话落在虞翻的耳中,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心中有鬼,虞翻的心中总觉得诸葛亮的这句话意有所指。

只是虞翻也不敢将他心中的猜测表露出来,他只能顺着诸葛亮的话语回道:“翻为汉臣,这是翻的本分。”

听到虞翻的这句回话,饶是一向沉稳的诸葛亮,也差点直接笑了出来。

多年未见,江东臣子的脸皮依旧是那么厚。

由于心中的考量,诸葛亮并未出言拆穿虞翻,他让帐内的汉军将虞翻二人先带下去好生休息。

而诸葛亮的这番态度,给虞翻造成了一种错觉。

他以为诸葛亮应该是相信了他的说辞了。

毕竟君子可欺之以方。

所以虞翻马上借机向诸葛亮请求道:“翻与孙公子被奸贼扣押将近一年,一年以来,思乡之情常常在心中荡漾。

还望丞相体恤我二人思乡之情,派兵护送我二人早日返回江东。”

虞翻的得寸进尺,让诸葛亮的心中生出了些许不快。

他暂时不对虞翻做出处置,不代表他完全相信虞翻的话,只是为大局考虑,当下还不是发作的时候而已。

没想到虞翻竟以为,他真能诓骗自己不成?

不快之下,诸葛亮当下对虞翻言道:

“何急也!当下南中叛军大多虽已经歼灭,然还有余党藏匿于山林之中作祟,为仲翔二人安危计,这事万万急不得。

待孤稳定南中局势之后,就会领兵北上襄助梁州牧,到那时仲翔二人与我一同北上更为妥当。”

当说完这番话后,诸葛亮嘴角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况且梁州牧曾向孤提及,当年在公安时,他与仲翔二人有着令人难以忘怀的过往。

这番仲翔二人与孤一同北上,也正好可以拜见梁州牧,以慰他思念之情。”

诸葛亮的前半段话还未有什么,但诸葛亮的最后一句话,却直接令虞翻与孙桓二人变了脸色。

拜见糜旸?

当这个想法浮现在心中之中,孙桓差点吓得拿不稳手中的士徽头颅,而虞翻也没好到哪里去,几乎是一瞬间,他脸上就浮现了惊慌之色。

因为公安往事,虞翻与孙桓这辈子最不想见的人就是糜旸。

况且最重要的是,虞翻知道诸葛亮是君子,更是大汉的丞相,就算诸葛亮察觉他的话有不实之处,为了大局着想也可能会不详加追究。

但糜旸呢?

君子二字,可谓与他八竿子打不着。

况且以糜旸的诡谲,他肯定是能一眼看出他话语中的漏洞的,到那时候该怎么办?

下意识地虞翻就想抗拒诸葛亮的这个提议,但诸葛亮可不会再给他机会。

诸葛亮大手一挥,就有汉军上前将虞翻与孙桓半拉半拽的带出了大帐之外。

待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糜汉 最新章节第四百七十七章 南中变革 龙望北方,网址:https://www.wx74.net/412/412168/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