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遂敌所想 邓艾断后(2/3)

作品:《糜汉

蒋济的判断,糜旸是认同的。

“这样一来,就不枉费你我的苦心谋划了。”

糜旸的言语中有着一语双关的意味,蒋济自然是听懂了的。

他之前要执意见糜旸,为的就是想重新找一位明主。

而在见到糜旸之后,蒋济为引起糜旸对他的重视,曾向糜旸献上一计。

正是那一个计策,才让他有现在留在糜旸身边的资本。

亦正是那个计策,才最后促成了糜旸要提前推动追封关羽为王一事。

短暂的沉默之后,糜旸对蒋济言道:

“明日你先去孤的司闻曹内任职。

待追封一事尘埃落定后,孤希望今日之事会被曹叡与孙权二人知道。”

司闻曹自建立以来,除去为糜旸收集情报以外,还承担着一个重要的任务——散布一些糜旸想让敌人知道的事。

面对糜旸的安排,蒋济自然没理由拒绝。

司闻曹虽只是大将军幕府中的一个下属机构,表面上看起来地位不高,可实际上权力可大着呢。

从这方面来说糜旸对他没有食言,的确是在重用他了。

“多谢大将军。

臣从此以后,愿为大将军效犬马之劳!”

从长安发出的文书,是在十一月底到达宛城外的。

当驻扎在宛城外的张飞,得到糜旸亲笔写就的文书后,他顿时笑了出来。

从位分上来说,现在身为大将军的糜旸,是有资格命令张飞的。

可在文书内,糜旸却一口一个叔父亲切的叫着。

不仅如此,糜旸用的还是请求的语气。

糜旸的这番作态,让张飞受用至极。

张飞坐在主座上,将糜旸送来的文书,一一展示给在座的诸将看。

诸将在看到文书中的内容后,脸上都浮现了奇怪的神色。

而诸将脸上奇怪的神色,在张飞的一番话下显得更加浓郁。

“子晟也真是的,一点都没大将军的威仪。

他性子这么软,怎么镇的住一些不识好歹的老臣呢。

想让吾退兵回朝,言语简短点就是了,还非要写一些有的没的。”

张飞的话语从内容上看,好似在不满糜旸的行为。

可张飞在说这番话时,他的嘴都快咧到天边去了。

要不是要保持叔父的风范,想来张飞那震耳欲聋的笑声早已经传遍整座军帐。

若许慈在此,他在听到张飞的话后,恐怕得一口老血喷出来。

在座的诸将不是瞎子。

他们看到张飞的神情后,没有任何一人回应张飞的话。

他们不知道怎么回.

见诸将没有一人回应自己,张飞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满。

还是自家侄子会来事,似其他人,全是榆木脑袋。

张飞悄悄收起了炫耀的心思。

炫耀归炫耀,正事还是要办的。

略一沉吟后,张飞便对着在座的诸将言道:

“既大将军召吾退兵回朝,那这件事就耽搁不得。”

其实就算没有糜旸的文书,张飞的心中也早有了退兵之意。

宛城的城防,实在太过坚厚了。

在围攻宛城的这数个月以来,张飞损失了不少士卒,却始终不能拿下宛城。

对于攻城方来说,持久的攻城行动,是会极大损耗他们的士气及实力的。

除去这个原因之外,邓艾的提醒也让张飞心有顾忌。

“请将军小心东面。”

邓艾在来到宛城后,除去一方面参与攻城战外,还将一部分精力放在了淮南那里。

在关注淮南的军事之下,以邓艾的聪慧不难看出,自孙权去往合肥后,江东大军就一直处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状态。

这样的局面,与当年关羽水淹七军时颇为相似。

在意识到这一点后,邓艾立即就对张飞做出了提醒。

而在得到邓艾的提醒之后,张飞心中也不禁犯嘀咕起来。

由于心中的顾忌,张飞数个月来不仅未将荆州的兵马继续调来宛城,反而还让宛城外的兵马回防了荆州一部分。

这也是张飞久攻不下宛城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而言之张飞觉得眼下再继续围攻宛城,并不算是一件明智的事。

糜旸发来的这封文书,正好与张飞心中所想不谋而合。

既不谋而合,那就顺水推舟了。

诸将对张飞执行糜旸的“命令”,也并未有意见。

在张飞说完那句话后,他们都在等着张飞安排具体的退兵事宜。

张飞的目光流转之下,最后停在了邓艾的身上。

“我军退兵之时,就由士载你率军殿后。”

众所周知,大军退兵之时最忌被敌军尾随追击。

而一般能负责掩护大军撤退的,都是能力出众且受主将信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糜汉 最新章节第六百四十八章 遂敌所想 邓艾断后,网址:https://www.wx74.net/412/412168/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