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乌拉乌拉(2/3)

作品:《国民法医

行,人员我都有带着,设备都很简单,在这边做,或者我带回去做都没问题。你们有别的侦查思路也不耽搁,继续进行就行了。”&am;lt;/&am;gt;

衣服上的花粉和孢子就是那些,江远虽然还都没有看到,但就像是他说的,这边刑警支队的其他行动,并不影响证物的表现,既然如此,根本就是两条平行线了。&am;lt;/&am;gt;

江远只是提供了一条新的侦查思路,还更有机会和完成的可能性。&am;lt;/&am;gt;

放在游戏里面,江远这种做法相当于增加了一件装备,而非替换了一件装备,起码也是附魔效果。&am;lt;/&am;gt;

做领导的,对于江远这种做事的方案,就没有不喜欢的。&am;lt;/&am;gt;

实际效果怎么样还不清楚,纸面效果真的是大大提高了。&am;lt;/&am;gt;

支队长陶鹿马上道: “江法医需要的技术条件,设备等等,我们全力支持。具体的实验方案,实验进行,由江法医来操作……我们这边怎配合?”&am;lt;/&am;gt;

“先看看法医植物学的结论吧。”江远又介绍道: “通过法医植物学,可以看出地点和人员的关系。”&am;lt;/&am;gt;

“这个……好吧,能有一个范围也好。”用陶鹿的想法,你就算是地点和人员的关系,花的种类那么多,京城又那么大,依旧等于是海底捞针。&am;lt;/&am;gt;

他却是没弄明白花粉图谱的意思。&am;lt;/&am;gt;

江远也不可能给他普及教育,就礼貌的笑笑,好像孵蛋的老母鸡,宠溺的看着一颗皮蛋似的。黄强民说了,京局是个有钱的衙门,单单就正广区分局,一年的经费就有22个亿,还不算这些年积累的固定资产和知识产权。&am;lt;/&am;gt;

可以说,这种近万人的大衙门,真真的是指缝里漏一点,就够宁台县局过一辈子的了。而且,他们这些年积累的积案只会更多,确实是上好的……合作对象。&am;lt;/&am;gt;

陶鹿连江远的表情都没读懂,勉强的笑了一下,道: “行。江法医这边的我是放心的,各队依次汇报吧,也让江法医了解一下最新的案情。”&am;lt;/&am;gt;

其实也没什么好了解的,陶鹿虽然洒洒水就派出去了上百人的队伍,比宁台县刑警大队的编额都多,但这么大的城市,就两件血衣,想有所突破实在是太难了。&am;lt;/&am;gt;

几队民警分别说明了自己的搜查工作,理论上来讲,虽然没有找到线索或者正确答案,但毕竟排除了一些。&am;lt;/&am;gt;

江远简略的做了个笔记,会议结束,再跟着刘晟前往实验室。&am;lt;/&am;gt;

一路上,刘晟还颇有些不好意思,道: “其实快到吃饭的时间了,可以先吃了饭,再过来慢慢熟悉这边的设备。”&am;lt;/&am;gt;

“法医植物学也不用什么特别的设备,有合用的显微镜就行了。”江远顿了顿,再道: “取花粉要全神贯注,实验室条件可以的话,我就不出去吃饭了。”&am;lt;/&am;gt;

刘晟忙道: “也不用这么拼。”&am;lt;/&am;gt;

江远摆摆手,法医植物学本来就是个苦活,不过,给正广区分局的同仁们展示一下也挺好的,毕竟是22亿经费的大局,得尊重。&am;lt;/&am;gt;

法医实验室。&am;lt;/&am;gt;

白炽灯下,三排桌子平行排列,后面是一连七八组的长柜。&am;lt;/&am;gt;

虽然摆放的方式不一样,面积也大了不少,但总体而言,京局的法医实验室,跟宁台县的也没有太多的不同。&am;lt;/&am;gt;

设在局内的实验室是不做解剖的,主要的工作是用显微镜看样本。&am;lt;/&am;gt;

事实上,大部分的案件在侦办过程中,有需要法医多次参与的,也都是以检视标本为主。而受害者家属经常要求的二次解剖甚至三次解剖,比例上是很低的。&am;lt;/&am;gt;

因为法医解剖本身的破坏性,最有价值的证据,理论上都应该在第一次解剖中取出来了,如内脏,大脑等部分,都可以切成条,浸在石蜡中,用摊片机来做切片,进而保存。&am;lt;/&am;gt;

所以,此时的法医实验室里,那些足有二三十组衣架规模的柜子里,放的大部分都是切片出来的标本。&am;lt;/&am;gt;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国民法医 最新章节第六百四十六章 乌拉乌拉,网址:https://www.wx74.net/413/413458/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