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回 烛光斧影(1/2)

作品:《斗战圣雄

宋太祖长揖刚刚做完,刚要直腰之时,只见悬崖峭壁上灵光一闪,景象陡然巨变,一座宏伟的大观出现在眼前,观门裂开,出来的不是小圣,而是飘来了一张纸片。 ( .

三个人又惊又喜,太祖更是一阵激动,急忙上前用双手捧起,仔细一看,不禁有些失望。

上面写着:小圣降妖数载,身心疲惫之极,正在闭观调息,有事可去诸座神庙烧香拜祭,有求必应。

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刚想说些什么,灵光再次一闪,什么也没有了,连手中那张纸也不翼而飞,眼前依旧是那座阴冷的悬崖峭壁。

宋太祖郁闷地下了山,一路上见庙烧香,见寺捐钱,好香烧了一马车,好银捐了几百两,五日后才回到宫中。

一晃二十几多天过去,你还别说,不知道是宫廷守备森严,还是烧香拜庙感动了诸神,那黑蚁精始终没敢现身,为此什么“帝王还寿仙丹”也就成了梦中之事了。

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二十那日下午,宋太祖始终想着这一天,生怕忘了一件事情。

同年三月初三那天,上巳节,赵匡胤前去西沼行袚禊礼,回来的途中,见槐树下坐着一个道士,仔细一看正是阔别多年的挚友。

早在十六年前,赵匡胤还未发迹,与道士常常相约饮酒聊天,一次酒至半酣,道士无比兴奋,一时按捺不住自己,吟唱起了预言。

“赵公一副帝王像,始建宋室做皇上……。”

唱完,知道自己说走了嘴,急忙以手掩口,惊骇不已,简单地做了别,从此就不知去向了。

几年过后,赵匡胤果然做了大宋开国皇帝,一切应验,才知道这道士不是神仙也是旷世奇人。

一别就是十六年之久,久别重逢,再续前缘。赵匡胤当即吩咐下人,“拿酒来!”二人坐在树下开怀畅饮起来。

酒至三巡,赵匡胤道:“道长,当年醉酒预言我当皇上,果真灵验,今天朕有一事相求,请道长预测一下,朕寿命还有几载?帝数还有几年?”

道士道:“今年十月二十日夜晚,天气晴朗,帝数则可延一纪,(十二年)否则即当从速安排后事。”

宋太祖时时记在心里,夜晚将至,便在宫娥太监的陪同下,来到太清阁要夜观星象。

他健步登上阁楼,抬头仰望,但见繁星灿烂,碧空中清新如洗。四周风轻气暖,不由得一阵激动。

他在银盆里洗了手,静望碧空,举手施礼,默默祝愿:“苍天在上!臣赵匡胤敬告上苍:臣愿一生一世为民操劳,无怨无悔,由始至终。自古人无完人,匡胤愿自减阳寿,愿成无暇之壁,伏乞上苍保佑!”祷念完毕,又深深一揖,这才缓缓地抬起头来。

望天一看,不禁大吃一惊,方才还是晴朗朗的天儿,突然风起云涌,陡然间,天空阴云四合,一阵狂风刮过,雹雪交加顷刻而至。

赵匡胤仰天长叹:“难道我命终也?!”

他闷闷不乐地回到皇宫,一脚踹开宫门,沉默了瞬间,对太监怒吼道:“宣晋王赵匡义来宫见我!”

他这一宣不要紧,却给他带来杀身之祸。

赵匡胤兄弟五人,大哥曹王赵匡济早年过逝。

在朝为官的有,三弟晋王赵匡义、四弟秦王赵匡美、五弟岐王赵光赞。?

赵匡义也就是宋太宗赵光义,因避其兄太祖而改名,他比太祖年小十二岁,文武全才,有勇有谋,建国初期,与太祖并肩作战,灭南平、平后蜀、功南汉、征江南、取南唐,南征北战,东档西杀,为统一大宋江山立下不少汗马功劳。

赵匡胤把这个兄弟当成自己的心腹,每当有军机要事总要把和他一起密谋决策。

赵匡义正在晋王府看书,一听皇兄雪夜诏见,必有大事。于是他顶风冒雪来到了皇宫,只见他头戴大檐黑色的毡笠,帽顶上外挂大红绒球,身披黑色狐皮领镶边的棉斗篷,一条红绒绳系在脖下,打着蝴蝶扣,下垂到胸前。

手中拎着一个紫檀色的酒坛子,坛子上贴着红纸,上面写着“酒”。他来到宫门守卫的面前,把两臂一伸,示意让他们搜搜身,宫里的太监早在门口等候,上前说道:

“晋王乃是皇上的御弟,常来常往的,免了!”说着,伸手接过他手中的酒坛,道:“晋王请随我来。”

太监直接把赵匡义带到御书房,扭头对赵匡义道:“晋王,你在此稍等片刻,奴才这就向里禀报。”?

“启禀皇上,晋王正在门前侯旨。”?

“叫他进来。”

赵匡义迈步走进书房,见太祖闷闷不乐地坐在龙书案前,手拖着腮帮苶呆呆地发愣。?赵匡义上前深施一礼,道:“皇兄,雪夜急着唤臣前来可有要事?”

宋太祖没有吭声,放下托在腮边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斗战圣雄 最新章节第一百三十五回 烛光斧影,网址:https://www.wx74.net/91/91432/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