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列国赛马(1/3)

作品:《秦歌一曲

现在,北秦已经在彭卢建立了一个真正的纯军事城,专门用于学习研究军事。这是一个地地道道当时最先进的军事学校。入选的都是十二岁到十五岁的小孩子,他们在小小的时候,在这种正好学习的好时间,疯狂的学习军事知识,还要面对那种专门的洗脑教育,如此一来,一支支强大的北秦军就有了自己的底子,只要这个军校的存在,只要有足够的物资,北秦就可以把一支支的壮年男子编组成为北秦的强军。可以说,彭卢才是北秦真正的军事源泉。

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打探出北秦的练兵之法,这不是痴人说梦么?就算是可以,也不过是平平。在其它战国里,是怎么也不可能想到,一支军队里没有斩首之刑要怎么维继军队的纪律性。斩头,是古代军法里不可避免的一条军法。古有司马穰苴者,景公让他当将军,将兵攻打燕、晋。司马穰苴说:“我素来卑贱,现在一下子给提这么高当这么大的官,士卒不听我的,百姓也不会信服,人微权轻,但可以请国君派一个国之所尊者的大臣,以监军。”齐景公许之,使庄贾往。但司马穰苴却以正军法为由,把这个庄贾杀了,用他的身份地位给自己铺平掌握兵权的道路,最后成功的当牢了自己的大将军之位。

从这里说,斩头是必要的,但是这也是一种治军的人治,而不是一种治军的法治。人是活动的,是灵性的,是会变通的。当司马穰苴当大将军的时候,齐兵还可以,可司马穰苴不当大将军了,人去楼空,一切成了泡影。军队什么德性还是什么德性。这是古代中国军队逃不出的惯性,所以有戚家军、岳家军,无名将能人不可以成就强军。也就是这个道理了。

再说斩头,还能真的回回斩,次次斩吗?每一个小错都要斩头,这怎么可能!但你细观古代的军法,斩头之罪还是那么多,也就是说,这是一条你拿它当回事,就会斩人,你不拿它当回事,也就没有什么了的法。这样的法,谁会真正的心服?北秦治军,有种种惩罚措施,并不是要一味的斩头,那太不文明了,别看北秦伯杀人吃人,但他并不喜欢过严的苟待自己的军队,北秦伯以荣誉感化军人,以利益驱使军人,以法纪约束军人。在这三重法宝下,军队才会如臂使指,才会有强大的战斗力之余又有自我的约束力。同时,还不失灵动。说白了,北秦在军队的管理上,靠着北秦伯的知识经验,走在了所有诸国的前列。

可强大的保密制度、边关制度、身份制度,一重重的铁锁,让北秦的军事给死死的锁在诸国之外,让目前包括秦国在内的,都是了然无知。也正是这个原因,现在的诸国都对北秦与赵国的这一场战斗,充满着一种昂然的兴趣。同时,却也让秦国想要师法北秦,成了泡影。

卫鞅如何不明白秦公的心思,他想了一下,道:“魏武卒虽难有,但我大秦也有铁鹰剑士,降低一下标准,先把新军的架子搭起来,也就够了,君上以为如何?”

自秦穆公创铁鹰剑士,至今已有百余年。两年一选,几十万大军往往只选得二三十人而已。秦军的铁鹰剑士不是游侠剑客,而是重甲猛士。一身甲胄便有八十余斤。因为秦国没有自己的游侠剑士,所以这些铁鹰剑士就成了秦国军方的代表。用这批武勇的人当班底,那真是没话可说了。秦公点点头,先行一步进行了认可,然后对卫鞅道:“那如何选拔新军骨干?”

卫鞅道:“吴起当年训练魏武卒手执一支长矛、身背二十支长箭与一张铁胎硬弓、同时携带三天军食,总重约五十余斤,连续疾行一百里还能立即投入激战者,方可为武卒。我们可以在此之外增添全副甲胄、一口阔身短剑、一把精铁匕首与一面牛皮盾牌,总重约在八十余斤,此为第一关,此关通过,方能进入各种较武;步战较武要在秦国军中的步军中名列一流,骑战较武要在秦国骑军中名列一流;个人简拔过关后,还要过以各种阵式结阵而战的阵战关,过各种兵器的较武关。如此一一下来,凡能成为新军者,便几乎个个都是无敌勇士!这样挑选下来的士兵必然是骨干,然后以此为基,补入各地的新征之兵,我们可以慢慢来,不可以急切,哪怕刚开始只有几百个人,我们也不要急切,只要达到要求,就让他们进入新军,慢慢的锤炼,君上以为如何?”秦公沉默一会道:“不要任何士族子弟?”

秦国的军队,和其它的国家一样,军队里一定有很多王族公族,这是一个必然。就好像在夏、商、周时,国家的军队还是由贵族奴隶主组成,人数不够,才用奴隶凑。可是到了现在,由城里居住的国人充任。但无论如何,不管怎么变,军队的管理阶层还是世族贵胄。

卫鞅哈哈大笑,然后道:“那些世族贵胄当一军之长犹可,去到几百个小兵里面当几个十几个小兵的队头,请问君上,这种事他们谁会愿意去干?”秦公也是哈哈大笑起来,高兴的不住以掌击榻。也对,想来也是的,那些世家的贵胄们一个个都是心高气傲眼睛长在脑门顶上的人,自觉得自己总是要比别人高上一等,虽然他们当中在这个战国的时代也的确是有很多的人才高手,但总不可能太多不是。管理千百军犹觉得少,怎么会挤破头的要到那一两百个小兵里当兵头?等到军队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秦歌一曲 最新章节第531章 列国赛马,网址:https://www.wx74.net/112/112326/425.html